|
... | ||
|
||
|
|||||
雜環(huán)化合物(雜原子,呋喃,噻吩,吡咯,咪唑) | |||||
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2007-8-31 醫(yī)學論壇 | |||||
。ㄋ模┼堰始捌溲苌 嘌呤是咪唑環(huán)和嘧啶環(huán)稠合而成的稠雜環(huán)。嘌呤環(huán)共有四個氮原子,環(huán)的編號比較特殊,它有兩種互變異構體,常用標氫法區(qū)別。 結晶態(tài)嘌呤為(Ⅰ)式,在水溶液中(Ⅰ)式與(Ⅱ)式則以等比例共存。藥物分子中一般多為7H-嘌呤(Ⅰ式)衍生物,生物體中則9H-嘌呤(Ⅱ式)更為常見。 嘌呤為無色晶體。熔點216-217℃,易溶于水,能與強酸或強堿成鹽。 嘌呤本身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它的衍生物分布廣,而且重要,如腺嘌呤、鳥嘌呤等都是核酸的組成成分。 腺嘌呤(A) 鳥嘌呤(G) (6-氨基嘌呤) (2-氨基-6-羥基嘌呤) 次黃嘌呤、黃嘌呤和尿酸是腺嘌呤和鳥嘌呤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存在于哺乳動物的尿和血中。 次黃嘌呤黃嘌呤尿酸 (6-氧嘌呤) (2,6-二氧嘌呤)(2,6,8-三氧嘌呤) 尿酸為無色晶體,極難溶于水,有弱酸性。健康的人每天尿酸的排泄量約為0.5-1g。如代謝紊亂而致尿酸含量過高時,可能沉積形成尿結石。當血中的尿酸含量過高時,可能沉積在關節(jié)等處,形成痛風石。 上述嘌呤衍生物均有酮式和烯醇式的互變異構現象。如尿酸和黃嘌呤。 尿酸: 酮式烯醇式 黃嘌呤: 酮式 烯醇式 |
|||||
文章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無關,請遵守相關法律 |
評論加載中...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RSS導航頁面 |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