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診斷要點(diǎn)
。ㄒ)有接觸史 應(yīng)根據(jù)病損的部位、皮疹的表現(xiàn)詢問可能的接觸物,包括生活、工作環(huán)境,習(xí)慣,愛好及化妝品以及藥物等等可能的接觸物。
。ǘ)皮損 皮炎部為局限性,與接觸部位一致,但有時可在其他部位發(fā)生。
(三)皮膚斑貼試驗(yàn) 對于不能確定致敏物的患者,可以在皮炎痊愈后用可疑物作皮膚斑貼試驗(yàn);陽性者可以確定為過敏原。
四、治療
。ㄒ)清洗局部 目的是將存留皮膚上的致敏物質(zhì)除去,以減輕致敏程度。
。ǘ)急性皮炎 有皰、滲液糜爛時需用3%硼酸水、或次醋酸鋁溶液(使用時用清水稀釋20倍)、或馬齒莧、或枇杷葉煎水冷卻后濕敷,每日1~2次,每次至少20min,可達(dá)到減少滲液,清潔表面,清退炎癥的作用。有大皰的應(yīng)抽出皰液后再濕敷,濕敷間歇期可外用硼酸鋅糊,1、2、3糊劑(醋酸鋁1份,無水羊毛脂1份,氧化鋅糊劑3份)。皮炎不重僅為紅斑或丘疹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
(三)亞急性皮炎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zhì)激素霜劑,如去炎松、膚輕松以及氟氯舒松霜等。
。ㄋ)慢性皮炎 以皮膚浸潤為主,可外用復(fù)方煤焦油軟膏、松餾油軟膏或皮質(zhì)激素霜劑。
。ㄎ)內(nèi)服藥物
1.嚴(yán)重急性皮炎 有全身其他部位發(fā)疹的可內(nèi)服強(qiáng)地松,每次5mg,每日3次,一般短期內(nèi)好能見效。停藥后由于過敏原已去除故不易有反跳現(xiàn)象。
2.抗組胺藥物 可選用合適的抗組胺藥物,有止癢作用。
3.抗生素類藥物 皮損有繼發(fā)細(xì)菌感染時可選用。
參考文獻(xiàn)
[1] Fitzpatrick TB & Elsen Az: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Vol. 1.1 3 rd ed.p410~423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7
[2] Stites DP,Stobo JD et al: Basic& Clinical Immunology,4 th ed.p97~108 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 Losaltos,California,1982
[3] Moschella,SL,Hurley HJ et al:Dermatology Vol.1 p204~205.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hia,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