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標本的采集部位不同結果有哪些差異?
答: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guī)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醫(yī)學全在線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wěn)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高(+8%)而血小板計數(shù)明顯低(-9%)。因此,絕大多數(shù)專家建議:血常規(guī)檢驗特別是應用時,應使用靜脈血。
問:HGB假性增高見于哪些情況?
答:通常見于下面情況:
乳糜標本,高脂血癥。
WBC異常高值標本(白血病等)。
問:XE-2100的Left Shift 說明。
答:Left Shift指白細胞左移,當中性粒細胞的桿狀核以前的細胞增多時,稱中性粒細胞核左移,這種情況多為感染和炎癥。
問:導致血小板凝集的因素有哪些?會引起直方圖如何變化?
答: ①抗凝劑與血液混合不當
②采集血液標本時,組織液混入
③抗凝劑含量過低
問:什么是未成熟粒細胞IG?
答:XE-2100/XT2000i/XT1800i血細胞分析儀的的研究參數(shù)中有未成熟粒細胞IG(Immature Granulocyte)的信息,它包括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但不包括原始粒細胞。
問: UF分別把各類上皮細胞歸入哪些參數(shù)?上皮細胞都能被UF檢測出來嗎?
答: UF中上皮細胞EC和小圓上皮細胞SRC的定義
EC = SRC+其他體積較大的上皮細胞
即(SRC+ 表層的鱗狀上皮細胞和移行上皮細胞)
SRC = 體積相對較小的上皮細胞
即(腎小管上皮細胞或深層的鱗狀、扁平和移行上皮細胞)
這些細胞都能被UF檢測出來。SRC表達臟器中層或深層損害而脫落較多的信息。
問:UF所提供的BACT計數(shù)值為3282.5/μL,再次采樣細菌培養(yǎng)的是陽性,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答: 產生這種情況有可能的因素有培養(yǎng)前尿樣污染,培養(yǎng)前的放置時間長。另一種有可能存在的情況是采樣前過量飲水尿液儲存時間短,尿中細菌濃度偏低,抗菌素應用較早, ,尿PH抑制細菌,或病灶的排菌受抑制, 典型膿尿,結核尿等
問:UF對細菌的判斷是根據(jù)哪幾個方面。
答: 對細菌的判斷依據(jù)三個方面,細菌的數(shù)量、細菌的大小、白細胞的數(shù)量。
①細菌數(shù)<2573/μL且細菌體積<18ch或
細菌數(shù)<2573/μL且白細胞數(shù)<10/μL或
2573/μL<細菌數(shù)<8040/μL且白細胞數(shù)<10/μL時
細菌判斷陰性。
②細菌數(shù)>8040/μL或
細菌數(shù)<8040/μL且細菌體積>18ch且白細胞數(shù)>10/μL時
細菌判斷陽性。
③2573/μL<細菌數(shù)<8040/μL且細菌體積<18ch且白細胞數(shù)<10/μL時細菌判斷可信度低。
問:UF是如何消除鹽類結晶的干擾嗎?
答:UF通過稀釋液中的EDTA-3K+成分消除磷酸鹽的干擾,通過反應池中的35℃的溫度消除尿酸鹽的干擾。草酸鹽結晶的影響可能存在。
問:尿檢查時用μL每微升為單位定量的意義是什么?
答:使得尿沉渣檢查能夠標準化,各實驗室之間具有可比性,利于QC,也是尿沉渣自動化檢測發(fā)展進程中國際化統(tǒng)一要求。同時可以在病程的進展中作動態(tài)觀察。
問:相對于UF的結果鏡檢率較高有哪些原因?
答: ①檢查人群大多為腎臟科、泌尿科等異常標本,管型需要分類、EC或異常細胞大量出現(xiàn)時,必須鏡檢。
②標本留取的方法和存放的時間過長,已經(jīng)不是新鮮尿。非新鮮尿中由于細胞破碎、結晶析出、細菌繁殖而導致高敏感度的UF檢測數(shù)值增加。
③熟練用戶的篩選率在15-25%左右,新用戶的前一段時間可允許較高,40-50%,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減少和鏡檢磨合性驗證之后,鏡檢率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