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yī)學論文3種中期妊娠不同引產方法的療效觀察
目前應用于臨床中孕引產的方法有多種,但各有其優(yōu)缺點。本院采用3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中孕引產,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14~27周,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健康女性60例,常規(guī)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出凝血功能檢查,B型超聲檢查了解宮內妊娠及胎盤位置,無引產禁忌證。隨機分為A、B、C組,每組20例,3組年齡、孕產次、孕周、體重、身高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A組:米非司酮75 mg,1次/d,服藥2 d。服米非司酮2 h后開始服米索前列醇,0.6 g。根據宮縮情況可加服米索前列醇,如宮縮不強則加服米索前列醇0.2 g/h,直至胎兒及附屬物娩出。B組單純利凡諾羊膜腔注射,劑量100 mg。C組于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100 mg,同時米非司酮150 mg,頓服。B、C組中如注藥72 h無宮縮,且無異常情況者進行第2次注藥,劑量仍為100 mg;如出現(xiàn)宮縮12 h胎兒仍未排出的宮縮差者為宮縮乏力,給予催產素靜脈滴注或加服米索前列醇,加強宮縮。 1.2.2 觀察指標:①1次性引流產成功率;②注藥至胎盤娩出時間及總產程;③產時出血量,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或清宮結束(以所用衛(wèi)生巾稱重量估計出血量);④宮頸撕裂情況:產后或清宮時檢查宮頸,有1處撕裂,無論是否流血均計為宮頸撕裂;⑤3組不良反應,產后復查肝功能。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及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醫(yī).學全.在.線網站m.payment-defi.com。
2 結果
2.1 3組一次性引流產成功率比較 A組有2例加服米索前列醇,一次性引產成功率100%。B組有1例進行第2次注藥,1次性引產成功率95%。C組一次性引產成功率100%。
2.2 3組注藥至胎盤排出時間及總產程比較 C組注藥至胎盤娩出時間明顯低于A組和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注藥至胎盤娩出時間也明顯低于A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總產程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總產程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P<0.05);而A組和C組總產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P>0.05)。見表1。表1 3組注藥至胎盤娩出時間及總產程比較n=20,h,±s 組別總產程注藥至胎盤娩出時間A組5.3±2.9#54±5*#B組14.5±3.4*42±.6*C組4.2±1.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