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e tui
|
蒙藥名 | 毛蓋音-昭勒保德斯
|
別名 | 布柔勒巴格
|
考證 | 本品載于《無誤蒙藥鑒》。內(nèi)稱:“卵生,種類很多,藥用的哈日-毛蓋為靠自力游走,舌有兩尖,咬人,夏季脫皮,冬季在洞里休眠。”并附有各種蛇的圖5幅。據(jù)上述毛蓋的特征及附圖與蒙醫(yī)臨床應(yīng)用經(jīng)驗,蒙醫(yī)所用的毛蓋音-昭勒保德斯即烏梢蛇等多種蛇所脫下的皮膜。
|
中藥材基原 | 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王錦蛇、烏梢蛇等多種蛇脫下的皮膜。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黑眉錦蛇 Elaphe taeniurus Cope
全長約1.7m,吻鱗寬稍大于高,鼻間鱗寬比高大,長為前額鱗長的1/2。前額鱗與上眼前鱗的縫合線比額鱗的縫合線略長。額鱗的長比兩顱頂鱗間縫合線短。顱頂鱗的長比吻端至額鱗前緣的長度更長。頰鱗上緣橢圓形,長大于高。眼前鱗2~3片,不與額鱗相接。眼后鱗2片。前領(lǐng)鱗2片。后顳鱗3片。上唇鱗9片。下唇鱗11片。體鱗25~25~19行。腹鱗233~259片,尾下鱗84~111對。頭部黃褐色,從頰鱗至最后2個上唇鱗的上半部呈黑色橫斑,狀如黑眉。上唇和咽喉部黃色。背部呈橄欖色,有4條黑色縱紋,自頸部向后呈繩梯狀斑紋。體側(cè)前部有縱行的不規(guī)則的黑斑點,后半部漸擴大成黑色縱帶。尾背黃色,尾下及體側(cè)淡黃色。
多棲于屋內(nèi),以鼠、雀為食。分布于河北至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qū)。
2.王錦蛇 Elaphe carinata(Guenther)
全長可達1.8m。頭部比頸部稍大。吻鱗寬大于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長寬略相等。前額鱗寬大于長,兩鱗間的縫合線比鼻間鱗長。額鱗前方稍寬于后方。顱頂鱗寬大。前鼻鱗狹長,后鼻鱗寬廣,鼻孔大,位于2鼻鱗之間而稍向后。眼前鱗2片,有時3片,極少為1片。眼后鱗2片。前顳鱗2片,狹長;偶有3片者。后顳鱗3片,短而寬。上唇鱗8片,第4、5兩片入眼;下唇鱗10片,前5片與前額鱗相接。前頦鱗與后頦鱗相接。前頦鱗比后頦鱗大。體鱗23~23~19行,除最外1、2行鱗列光滑外,余都起棱。腹鱗215~226片,肛鱗2裂,尾下鱗84~101對。體背面及頭部的鱗片四周黑色,中央黃色,體之前半部有30余左右較明顯的黃色橫斜紋,至體后半部消失,只在鱗片中央有黃斑。腹面黃色,有黑色斑紋。
棲于高山及平原地區(qū)。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臺灣、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3.烏稍蛇
參見“烏稍蛇”條。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全年皆可收集,但以3~4月間為最多。取得后抖去泥沙,曬干或晾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呈圓筒形,多壓扁而皺縮,完整者形似蛇,長可達lm以上。背部銀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澤,鱗跡菱形或橢圓形,銜接處呈白色,略抽皺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顯黃色,鱗跡長方形,呈覆瓦狀排列。體輕,質(zhì)微韌,手捏有潤滑感和彈性,輕輕搓揉沙沙作響。氣微腥,味淡或微咸。
以皮膜完整、色白、光亮著為佳。
品質(zhì)標志 本品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3.0%。
|
化學成分 | 含骨膠原[1]。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凈選,置鍋內(nèi)炒至微黃色。
|
性味 | 味甘、咸,性辛;有小毒。
|
功效 | 燥膿及協(xié)日烏素,消腫,殺蟲止癢,下胎衣。
|
主治 | 主治白癜風,瘙癢,疥癬,瘡疹等皮膚病。
《無誤蒙藥鑒》:“蛇蛻灰祛白癜風及瘡等皮膚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2~3g;或入丸、散或泡酒。外用:研末,取適量用香油調(diào)涂患處。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治白癜風 硫黃(制)、木香、川楝子、大青鹽(制)、鐵線蓮、毛茛、苘麻子各10g,松節(jié)、雄黃(制)、蛇蛻(制)各5g。制成散劑。用香油調(diào)后徐患處。(《觀者之喜》白癜風外傷劑)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動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7.7
藥理
(1)沈雅琴,等.日本醫(yī)學介紹,1982,(2):31
|
蒙藥名出處 | 《無誤蒙藥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