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ang zi
|
蒙藥名 | 查日松-烏熱
|
別名 | 勃道興,門查拉,嘎日蘇(赤峰)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rèn)藥白晶鑒》。《認(rèn)藥白晶鑒》稱:“種子形似肉豆蔻……”《無誤蒙藥鑒》載:“稱之哈日查日蘇或敖拉音查日蘇。葉似茶樹,扁圓形,微具刺,種子如肉豆蔻,具核,莖上雖無明顯的刺,但殼斗具多刺!辈⒏街参镄螒B(tài)圖。據(jù)上述植物形態(tài)及附圖,歷代蒙醫(yī)藥文獻(xiàn)所述勃道興即為櫟樹!墩J(rèn)藥白晶鑒》等文獻(xiàn)截用其樹脂,將其歸入樹脂類藥。但《智慧之鑒》記載用其果實。(無誤蒙藥鑒》中也稱:“也可以用其果實代之!蹦壳埃舍t(yī)已習(xí)用其果實,未見用其樹脂,故認(rèn)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xiàn)所載的門查拉即查日松-烏熱(橡子)。
|
中藥材基原 | 為競斗科植物蒙古標(biāo)、遼東櫟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蒙古櫟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落葉喬木,高達(dá)30m。樹皮暗灰色,縱深裂;幼枝子滑具棱,紫褐色。單葉互生,多集生于小枝頂端;葉片倒卵形至長橢圓狀倒卵形,長7~17cm,寬4~10cm,光瑞鈍或急尖,基部耳形,邊緣具波狀鈍齒,通常8~9對,幼時葉脈上有毛,側(cè)脈7~11對;葉柄長2~5mm;▎涡,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下垂,生于新枝葉腋,雄花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花被6淺裂。殼斗杯形,包圍堅果1/3~1/2,直徑1.5~2cm,高0.8~1.5cm,壁厚;苞片小,三角形。堅果卵形至長卵形,直徑1.3~1.8cm,長2~2.3cm,無毛;ㄆ5~6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向陽干燥處的疏林中。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山東等地。
2、遼東櫟 QuercusmongolicaFisch.var.liaotungensis(KOidz.)Nakai
本種與上種主要區(qū)別在于:葉緣具5~7對波狀裂片;殼斗鱗片扁平。(囹2)
生于山坡林中。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殼斗與果皮,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1)蒙古棟 果實是橢圓或卵長圓形。表面上半部棕褐色,下半部黃白色。頂端有稍尖的花柱殘基;坑薪鼒A形果實脫落后的瘢痕。果皮堅硬,破開后,內(nèi)果皮膜質(zhì),棕褐色,種子1粒,近圓球形,長1.2~1.5cm,寬0.5~1.2cm,表面棕紅色或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凸起或縱皺紋,頂端微凸起,基部稍平坦,子葉2,肥厚。氣微,味淡、澀。
(2)遼東櫟 果實呈卵形至長卵形,長1.7~1.9cm,直徑1~1.3cm,果臍略突起。種仁白色。氣微,味淡、微澀。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甘、澀,性平。效輕、糙、鈍、燥。
|
功效 | 止瀉,燥協(xié)日烏素,止血。
|
主治 | 主治血痢,腹痛,腸刺痛,熱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
蒙藥名出處 | 《無誤蒙藥鑒》、《認(rèn)藥白晶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