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蒙古族醫(yī)學 >> 蒙藥 >> 正文:石榴 -蒙藥阿納爾藥物說明書
    

石榴

  
漢語拼音
Shl liu
蒙藥名
阿納爾
別名
色布茹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認藥白晶鑒》稱:“樹莖枝傘狀,葉小,圓形……果實狀如葫蘆,內(nèi)裝滿了形似葡萄核的紅色種子。味酸、甘!薄稛o誤蒙藥鑒》載:“……產(chǎn)自尼泊爾者大小如碗,棕色,汁紅色……來自漢地者其花板紅色,有佳次兩種!辈⒏街参镄螒B(tài)和果實圖。上述植物形態(tài)及附圖特征與蒙醫(yī)所沿用的石榴之形態(tài)特征一致,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色布茹即阿納爾(石榴)。
中藥材基原
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實。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石榴 Punica grnatum L.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2~5m。樹皮青灰色。幼枝近圓形或微呈四棱形,枝端通常呈刺狀,無毛。葉對生或簇生;葉片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5~6cm,寬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漸狹,全緣,上面有光澤,無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脈,具短柄;1至數(shù)朵,生小枝頂端或腋生,花梗長2~3mm;花的直徑約3cm;萼筒鐘狀,肉質(zhì)而厚,紅色,裂片6,三角狀卵形;花瓣6,紅色,與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皺紋;雄蕊多數(shù),著生于萼管中部,花藥球形,花絲細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具側(cè)膜胎座,下部3室,具中輪胎座,花柱圓形,柱頭頭狀。漿果近球形,果皮肥厚革質(zhì),熟時黃色,或帶紅色,內(nèi)具薄隔膜,頂端有宿存花萼。種子多數(shù),倒卵形,帶棱角;ㄆ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向陽處或栽培于庭園。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
栽培與養(yǎng)殖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向陽的環(huán)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澇和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 用撲插、壓條或分株繁殖。撲插繁殖,育苗移栽:在冬季進行,選取直徑1cm左右粗的、健壯的枝條,剪6~7節(jié)長的插條。然后在1.3m寬的苗床上,按行距33cm開橫溝,深約16cm,每隔10~13cm扦插1根,露出地面約1/4,蓋上壓緊。培育1~2年,在冬季落葉后至早春發(fā)芽前移栽,行、株距各3m左右。壓條繁殖;4月芽萌動前壓條的,夏季才能生根,7~8月可分割,次春移植;7~8月壓條的,當年可生根,次春同時分割和移植。分株繁殖:在冬季至早春發(fā)芽前,把樹腳萌發(fā)的小苗連根挖起栽種。 田間管理 扦插萌芽后,要注意培養(yǎng)主干,只留1~2芽生長,其余除去。中耕除草、追肥3次,在4、6、8月進行,可施人畜糞水。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在4、7.9月進行;追肥2次,在3月及11月用人畜糞水、廄肥等,在樹周開溝施用。冬季要修剪1次,使樹冠枝條稀疏均勻。分株繁殖的管理,與育苗移栽相同。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介殼蟲,用50%殺螟乳油1000倍液噴霧,每隔10d噴1次,連噴3~4次。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切開后曬干。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全石榴是類圓球形,直徑4~7cm,搖久有響聲,多破碎。表面紅棕色、棕黃色或暗棕色,有麻點,頂端具殘存的宿萼;基部有短果;蚬C撀涞暮圹E。破開后,內(nèi)表面黃色或黃棕色,有種子脫落后的小凹坑隆起呈網(wǎng)狀,果皮厚1.5~3mm,質(zhì)硬而脆,斷面黃色,粗糙顆粒狀。種子多數(shù)。無臭,味苦澀。種子呈三角狀卵形,具鈍棱,有時數(shù)個粘成團塊。單粒長5~9mm,直徑3~4mm。外表黃紅色至暗褐色,外種皮皺縮,富糖性而稍稅;內(nèi)種皮淡黃棕色,至淡紅棕色,革質(zhì)堅硬;種仁乳白色。氣微,味酸、微甜。 以皮厚、色紅棕、整潔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果皮橫切面:①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排列較緊密,外被角質(zhì)層。②中果皮較厚,薄壁細胞內(nèi)含淀粉粒及草酸鈣簇晶或方晶;石細胞單個散在,類圓形、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少數(shù)分枝狀,壁較厚,胞腔大具紋孔;維管束散在、③內(nèi)果皮薄壁細胞較小,亦含淀粉粒及草酸鈣簇晶;石細胞較。粚Ч艹史派錉钆帕。 粉末特征:黃棕色。①石細胞極多,成群,或少數(shù)單個散在,無色、淡黃色或淡黃棕色,呈類圓形、類方形、圓三角形、類多角形、類橢圓形或長條形,類多角形者多短分枝,枝端鈍圓或膨大,有的一端尖突,也有邊緣波狀凹凸,大小不一,直徑25~212μm,長約至283μm,壁厚5~46μm,大多甚厚,少數(shù)較薄,層紋細密,極明顯,孔溝細,多分叉,有的含棕色物,常伴有木化薄壁細胞。②木化薄壁細胞常位于石細胞旁,淡黃色,呈類多角形、長方形或類三角形,有的一端較尖,直徑24~50μm,壁厚至5μm,紋孔較大而清晰。③草酸鈣簇晶存在于界限不甚清楚的果皮薄壁細胞中,或散在,大小不一,直徑3~27μm,棱角較寬,常數(shù)個聚集或排列成行。④草酸鈣方晶呈斜方形,雙錐形或棱方形,直徑8~15μm,可見1個細胞中含數(shù)個方晶。⑤果皮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方形,較大,外壁稍厚,角質(zhì)層厚10~17μm;表面觀呈圓多角形,角質(zhì)層表面顯顆粒。常與含棕色物的果皮薄壁細胞相連。⑥棕色塊散在,紅棕色,形狀不規(guī)則。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1,置60℃水浴中加熱10min,趁熱過濾。取濾液lm1,加1%三氯化乙醇溶液1滴,顯墨綠色。 品質(zhì)標志 本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鞣質(zhì)含量測定法測定,含鞣質(zhì)不得少于10.0%。
化學成分
石榴皮苦素(granatin)A、B[1],五榴皮鞣質(zhì)(punicalin),2,3-O-連二沒食子酰石榴皮鞣質(zhì)(punicalagin)[2]。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iucoside),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3,5-diglucoside)[3]。石榴皮堿(pe11etierlne),異石榴皮堿(isoPelletierine),偽石榴皮堿(PseudoPelletierine),N-甲基異石榴皮堿(N-methylisopelletierine)[4,5]等。
藥理作用
1.收斂作用  石榴皮含多量鞣質(zhì),當它們與黏膜、創(chuàng)面等接觸后,能沉淀或凝固局部的蛋白質(zhì),使在表面形成較為致密的保護層,有助于局部創(chuàng)面愈合或保護局部免受刺激[1]。
2.抗菌作用  石榴皮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志賀、施氏、福氏和宋內(nèi)等四種痢疾桿菌均有抗菌作用,對志賀作用最強[2]。石榴皮對傷寒桿菌也有明顯抑制作用[3]。此外,體外實驗證明對結(jié)核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多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4~6]。石榴皮水浸劑(1:4)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等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以上抗菌作用,可能與所含大量鞣質(zhì)有關(guān)。
3.抗病毒作用  雞胚法實驗證明,石榴皮煎劑稀釋到(1:1萬)~(1:10萬)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8)株的作用[8]。采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shù),證實鞣質(zhì)是石榴皮抗生殖器皰疹病毒的有效成分。其特點不僅能夠抑制病毒在細胞內(nèi)的增殖,更為重要的是顯示較強的直接殺滅病毒和阻止吸附細胞的作用[9]。
4.驅(qū)蟲作用  石榴皮煎劑有驅(qū)腸蟲作用。其機制系作用于寄生蟲的肌肉,使其陷于持續(xù)收縮,而具驅(qū)蟲之效[10]。
5.其他作用  石榴皮水煎去渣給,每日2次,可治療由消化功能紊亂失去生理平衡所致的腹瀉[11]。
6.毒性  石榴皮含鞣質(zhì)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石榴皮總堿毒性約為石榴皮毒性的25倍。對、小、豚鼠、兔及的毒性是致運動障礙及呼吸麻痹。石榴皮總堿對心臟有暫時性興奮作用,使心搏減慢;對自主神經(jīng)有煙堿樣作用,1g/kg引起脈搏變慢及血壓上升,大劑量使脈搏顯著加快;對骨骼肌有藜蘆堿樣作用[12]。
炮制方法
性味
味酸、甘,性熱。效銳、燥、糙、輕、膩、浮。 1.《認藥白晶鑒》:“味酸、甘! 2.《呼和必德力亞》:“味酸,性膩、溫!
功效
調(diào)理胃火,祛巴達干寒,消食,開胃,止瀉。
主治
主治胃炎衰敗,消化不良,巴達干病,赫依,腎赫依,惡心,噯氣,腹脹,寒瀉。 1.《認藥白晶鑒》:“祛胃病,開胃火,祛巴達干赫依及寒癥! 2.《光注釋集》:“祛胃病,開胃火,祛巴達干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巴達干癥 石榴50g,肉桂、白豆蔻各15g,蓽茇12.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3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傳統(tǒng)驗方》四味石榴散) 2.治精微不化 石榴40g,肉桂、白豆蔻、蓽茇各5g,紅花20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3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藥方選編》五味清濁散) 3.治胃火衰敗,巴達于寒癥 石榴250g,肉桂、白豆蔻各150g,蓽茇、高良姜各100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藥方選編》五味石榴散) 4.治赫依協(xié)日相搏,消化不良 金色訶子、石榴各100g,木鱉子(制)40g,五靈脂110g,黑冰片310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內(nèi)蒙古蒙成藥標準》五味金色訶子散)
制劑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Okuda T,et a1.Heterocycles,1981,15:1323 (2)Mayer W,et a1.C A,1978,88:117778t (3)Du C T,et a1.C A,1975,82:110482j (4)徐禮燊,等.中草藥有效成分分析法(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4.116 (5)林啟壽.中草藥成分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704 藥理 (1)李儀奎,等.中藥藥理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2.206 (2)吳宗榮.江西醫(yī)
蒙藥名出處
《無誤蒙藥鑒》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