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Ma nao
|
維藥名 | 艾刻克
|
別名 | 阿吉吉《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艾刻克 也麥尼《明凈詞典》。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瑪瑙,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礦石;大小不一,不規(guī)則塊狀,有多種顏色,如紅色、黃色、白色、灰色、淺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藍灰色至黑褐色;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暗色!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瑪瑙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礦物石英的隱晶質(zhì)變種之一。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瑪瑙Agate
是由各種顏色的隱晶質(zhì)的石英(Crvntocrvstalline Quartz)即玉髓(Chalcedony)及蛋白石(Opal)組成;中間或有顯晶質(zhì)的石英,為火山巖中杏仁體(Almond)或晶腺(即晶洞Geode)。呈半透明,具不同的顏色或不同濃度,或具色彩相同而透明度不一的彎曲條帶或不規(guī)則條帶。多見的顏色為灰色、紅色、白灰色,藍灰色至黑褐色。藥用者多為灰色和紅色兩種。
灰瑪瑙為灰色至深灰色。硬度6.5~7;相對密度2.6~2.7;細膩而耐磨蝕,不同于松脆易碎的火山玻璃。紅瑪瑙為橘紅色、紅色至深紅色,硬度6~7;相對密度2.6~2.7。不論哪種瑪瑙,有時雜有條帶;條痕白色,蠟狀光澤,斷口介殼狀。
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河南、湖北、安徽、陜西、甘肅、四川、云南、新疆、臺灣較豐富。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采挖后除去雜石、泥沙,或收集制工藝品后的下腳料,多貯于木箱中保管。
|
藥材鑒別 | 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灰色、淺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呈條帶狀或云霧狀色帶,透明至半透明;表面平滑或凹凸不平,具錯樣光澤。質(zhì)硬而耐磨,易砸碎,斷面略平坦。無臭,味淡。能溶于氟化氫。
顯微鑒別 粉末呈發(fā)白色或淺黃色。在顯微鏡下呈粒狀、多角形或類方形,無色或淡黃棕色,可見條狀或不規(guī)則紋理。在偏振光下,灰瑪瑙和紅瑪瑙為黃或藍棕,相交彩色。
理化鑒別 (1)X射線衍射分析結(jié)果,灰瑪瑙和紅瑪瑙顯示與石英特征衍射曲線相同。
(2)瑪瑙熱分析曲線明顯不同于石英;不同瑪瑙在失重、吸熱反應(yīng)上因含蛋白石量不同而異,更因蛋白石本身所含膠體水多少而異。
灰瑪瑙中膠體水量少,吸熱110℃(上),但無失重,放熱360℃(中),反映出蛋白石結(jié)晶為石英。紅瑪瑙中含F(xiàn)e2+,在0~300℃時稍現(xiàn)氧化增重而掩蓋了失去膠體水應(yīng)表現(xiàn)的失重特征,而顯出微弱的失重。放熱375℃(微)、450℃(微)反應(yīng)蛋白石脫水及Fe3+的完成。
|
化學(xué)成分 |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及水化二氧化硅(SiO2·nH2O),并雜有鐵、鈷、鎳等鹽類[1]。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砸碎,研為細粉或水飛用。
|
性味 | 二級干寒,煅煉者干性偏強。
|
功效 | 生干生寒,清熱補心,安心除悸,涼血止血,開通肝脾之阻,溶五排石,燥濕明目,健齦固齒,除膿愈傷。
|
主治 | 主治濕熱性或血液質(zhì)性各種疾病,如熱性心虛,心悸心慌,血熱出血,肝脾生阻,各種結(jié)石,迎風(fēng)流淚,視物模糊,牙齒松動,瘡瘍糜爛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0.5~1.5g。外用:適量。可人散劑、眼粉、傷粉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本品對腎臟有害,矯正藥為西黃芪膠。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珊瑚代。
|
附方 |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352 |
維藥名出處 | 《藥物之園》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