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Tie gan hao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普日孟,普日納格,毛仁-沙巴格(昭烏達(dá)盟)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萬年蒿的地上部分。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萬年篙 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
半灌木狀草本,高10~40cm。根木質(zhì);根狀莖稍粗,有多數(shù)木質(zhì)的營養(yǎng)枝。莖通常多數(shù),叢生,下部木質(zhì),上部半木質(zhì),紫紅色或紅褐色,自下部分枝,莖、枝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漸稀疏或無毛。莖下部、中部與營養(yǎng)枝葉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4cm,寬1~2cm,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一至二回為羽狀全裂,側(cè)裂片4~5對,裂片互相接近,小裂片櫛齒狀的短條形或短條狀披針形,邊緣常具數(shù)個小櫛齒,櫛齒長1~2mm,寬0.2~0.5mm,稀無小櫛齒,葉上面暗綠色,初時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漸稀疏或近無毛,常有凸起成白色腺點(diǎn),下面密被灰色或淡灰黃色蛛絲狀柔毛,葉柄長1~1.5cm,基部有櫛齒狀分裂的假托葉;上部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全裂,苞葉呈櫛齒狀羽狀分裂或不分裂,披針或披針狀條形。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4mm,具短梗或無梗,常下垂,多數(shù)在莖下部或枝端排列成總狀或狹窄的圓錐狀;總苞片3~4層,外層的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邊緣狹膜質(zhì),背部被短柔毛或近無毛,中層的卵形,邊緣寬膜質(zhì),無毛,內(nèi)層的膜質(zhì);邊緣雌花10~12枚,花冠狹圓錐狀,有腺點(diǎn),中央兩性花多數(shù),花冠管狀,微有腺點(diǎn),花序托凸起,無毛。瘦果矩圓形;ㄆ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灌木叢等處。分布于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zhì)、切段,陰干或煎膏。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涼。
1.《呼和必德力亞》:“味苦!
2.《蒙藥學(xué)》:“味苦、辛,性涼!
|
功效 | 殺黏蟲,止痛,燥協(xié)日烏素,抑痧,消腫,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xiàn) |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