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茶仔
|
年份 | zah zaiv
|
別名 | |
來源 | 山茶科植物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根、種子油及麩。
|
形態(tài)特征 |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7米,小枝有微毛。單葉互生,草質(zhì),橢圓形,長3.5~9厘米,寬1.8~4.2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或中脈有硬毛,下面中脈基部有少數(shù)毛或無毛,邊緣有鋸齒。花白色,單生或2~3朵聚生于葉腋或枝頂。蒴果近球形,直徑1.8~2.2厘米,果瓣厚木質(zhì),2~3裂;種子2~3顆,背圓腹扁,褐色;ㄆ诙杭,果期秋末。
|
生態(tài)分布 | 各地栽培。產(chǎn)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云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性平。
|
功效 | 行氣除滯,消腫止痛,殺蟲止癢。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根15~30克,水煎服。茶麩餅煅存性研粉,每用3~6克,開水沖服;外用適員水煎洗。油適量外用。
|
方例 | 1.牙蛇風(fēng)(牙齒痛癢) 茶仔(油茶)根15~30克,水煎含漱。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1]Sokol'skii I N,et al.C A,1975,83:75368y.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1]王知登等:《貴州醫(yī)院》,1988,12(4):222。
[2]蘆金清等:《湖北中醫(yī)雜志》,1988,(3):50。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