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鬧梅腩咪
|
年份 | naauh muih normh miev
|
別名 | 一支香、老鼠耳、飛針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不分枝,高30~60厘米,被棕色長毛。單葉,5~10枚基生,卵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頂端圓鈍,基部心形,邊近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有時紫紅色,被棕色長毛;葉柄與葉片近等長,被毛;ò咨,全為管狀;頭狀花序于花莖上部排成總狀花序;總苞細管狀。瘦果倒披針狀長圓形,扁平;冠名羽毛狀,棕黃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叢陰處。產于廣西龍勝、資源、全州、興安、灌陽、恭城、平樂、富川、鐘山、賀州、昭平、蒙山、岑溪、金秀、鹿寨、平南、桂平、博白等只市;分布于廣東、臺灣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積散結,化痰止咳、止血,舒筋活絡。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6~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
|
方例 | 1.瘰疬、刀傷、毒蛇咬傷 鬧梅腩咪(杏香兔兒風)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水煎液(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晰透明,直徑有17mm(紙片法)[1]。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胡昌奇等:《中草藥》,1983,14(11):486。 [2]Bohlmann F,et al.Phytochemistry,1982,21(8):2120. |
藥理參考文獻 |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第1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7,1410。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