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紅變表
|
年份 | ngungh bienz biouv
|
別名 | 糯米球
|
來源 | 薔薇科植物毛葉石楠 Photinia villosa(Thunb.)DC.的根,果實。
|
形態(tài)特征 |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灰褐色,有散生皮孔,幼時有長柔毛,后脫落。單葉互生,兩面被毛,革質,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氏3~8厘米,寬2~4厘米頂端尾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密尖銳鋸齒,老葉僅下面葉脈有柔毛,側脈5~7對。花白色;傘房花序頂生,有花10~20朵,被白色長柔毛,花軸上有疣狀突起。果為漿果狀,橢圓形或卵形,熟時鮮紅色或黃色,微被柔毛。花期4月,果期8~9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坡灌叢中。產于廣西羅城、融水、柳江、金秀、蒼梧、昭平、臨桂等縣市;分布于甘肅、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廣東、福建等省份;朝鮮、日本也有。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根,10月采果實,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淡,性平。
|
功效 | 清熱,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止吐瀉,消食滯。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根30~60克,果實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種子含油率37.90%,脂肪酸主要為亞油酸和油酸,棕櫚酸,硬服酸及花生酸[1]。
|
藥理 |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室油脂組編:《中國油脂植物手冊》,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90。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