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樸旋
|
年份 | pub senh
|
別名 | 茯神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菌核形態(tài)特征與茯苓相同,不同在于菌核中間有一松樹根貫穿。橫切面可見棕黃色具有同心環(huán)紋理的年輪的松根。
|
生態(tài)分布 | 多寄生于赤松或馬尾松的根部,深入地下20~30厘米,松林附近常有生長,多栽培。產(chǎn)于廣西橫縣、上思、天等、昭平等縣市;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7月至次年3月間采。先將外皮削下即為茯苓皮;將棕紅色或淡紅色部分切成片狀或小方塊即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即為白茯苓。
|
性味 | 味甘、淡,性平。
|
功效 | 寧心定志,安神,利水。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治心虛驚癇、健忘、失眠、虛勞煩躁、癲癇、小便不利、心神不定。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菌核含多種成分:(1)三萜類:茯苓酸,16α-羥基齒孔酸,3β-羥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1],茯苓酸甲酯,16α-羥基齒孔酸甲酯,7,9(11)-去氫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aci dmethylester]3α,16α-三羥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多孔菌酸C甲酯[2],3-氫化松苓酸,齒孔酸,去氫齒孔酸,茯苓新酸A、B、C、D、DM、AM[3]。β-香樹脂醇乙酸酯,3β-羥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huán)ydroxy-16α-acetyl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cacid][4]及7,9(11)去氫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acid][5]。 2)多糖:茯苓聚糖、茯苓次聚糖[6]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萄糖H11[7]。其他尚含麥角甾醇[1],辛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二碳烯酸,棕櫚酸,十二碳烯酸酯,辛酸酯[8]以及無機元素[9,10]。
|
藥理 | 1.利尿作用 25%茯苓醇浸劑經(jīng)正常兔腹腔注射0.5g/kg,出現(xiàn)利尿作用[1]。用茯苓灰分與茯苓浸劑對清醒家兔慢性實驗,證明醇浸劑有利尿作用。而灰分無此作用,說明其利尿作用不是由于鉀鹽,而是由于鉀鹽以外的其他成分所致[1]。對正常人稍有利尿作用,給家兔灌服,未能肯定其利尿效果[2]。用切除腎上腺的大鼠實驗,于注射去氧皮質(zhì)酮時合并應(yīng)用30%茯苓煎劑,比單用去氧皮質(zhì)酮者尿量增多,尿鈉和尿鉀的排出量亦增加,從而認為不具有抗去氧皮質(zhì)酮作用,而與影響腎小管對Ca2+的重吸收有關(guān)[3]。 2.免疫增強作用 茯苓聚糖對正常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能增強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使脾臟抗體分泌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增加荷瘤小鼠ANAE陽性一淋巴細胞數(shù),拮抗因荷瘤引起的胸腺萎縮和腹脾臟增大[4]。皮下注射羧甲基茯苓多糖,可明顯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對抗醋酸可的松所致巨噬細胞功能的降低。還可明顯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其吞噬百分數(shù)增加142.47%,對噬指數(shù)增加136.36%,同時使正常小鼠脾重量顯著增加[5]。服用茯苓多糖也可改善老年人的細胞免疫功能,對體液免疫無明顯影響[6]。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兼松明子等:《藥學雜志》(日),1970,90:475。 [2]Bang,et al.C A,1981;94:139981e. [3]Tai T,et al.Phytochemistry,1993,32(5):1239. [4]王利亞等:《中國中藥雜志》,1993,18(10):613。 [5]Tai T,et al.Phytochemistry,1992,31(7):2548. [6]郭信芳等:《時珍國藥研究》,1993,4(1):15。 [7]金山久範等:《藥學雜志》(日),1986,106(3):206。 [8]Moon S K,et al.C A,1987,107:36264f. [9]蔡傳英等:《中草藥》,1984,15(2):61。 [10]林似蘭等:《中國中藥雜志》,1991,16(4):222。 |
藥理參考文獻 | [1]高應(yīng)斗等:《中華醫(yī)學雜志》,1955,41(10):963。
[2]鄧祖藩等:《中華醫(yī)學雜志》,1961,47(1):7。
[3]羅厚蔚等:《南京藥學院學報》,1964,(1):69。
[4]呂蘇成等:《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1990,10(3):267。
[5]柴寶玲等:《北京醫(yī)學院學報》,1983,15(1):9。
[6]呂蘇成等:《上海免疫學雜志》,1992,12(2):封2。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