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瑤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藥 >> 正文:入骨風 -瑤藥黃常山、雞骨常山、蜀藥物說明書
    

入骨風

  
一級分類
老班藥(瑤族經典用藥)
二級分類
七十二風
分類
入骨風
年份
biec mbungv buerng
別名
常山、雞骨常山、蜀漆
來源
繡球花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根、葉。
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高1~2米。主根表面黃棕色,斷面黃色。小枝常帶紫色。單葉對生,常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25厘米,寬4~8厘米,邊有鋸齒;ㄋ{色,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或上部葉腋。漿果熟時藍色;ㄆ4~6月,果期7~8月。
生態(tài)分布
生于濕潤山谷或山腳疏林下。產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廣東、福建等省份。
采集加工
秋季采,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功效
祛風止痛。
傳統(tǒng)應用
治風濕骨痛、產后風。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服。
方例
1.產后月足木 入骨風(常山)10克,五爪風(粗葉榕)15克,白面風(羊耳菊)15克,紅九牛(毛杜仲藤)10克,獨龍矮(血黨)9克,血風(走胎)10克,配骨燉服。全身痛加九季風(三加皮)。
化學成分
常山根含總生物堿約0.1%,其中含黃常山堿甲,黃常山堿乙,黃常山堿丙,它們是互變異構體。黃常山堿甲在加熱時變?yōu)辄S常山堿乙,黃常山堿己和丙在有機溶劑中可互變[1]。另含黃常山定堿,4-喹唑酮,傘形花內酯[2]和常山素B[1]。從常山中還分得草酸鈣晶體[3]和3β-羥基-5-豆甾烯-7-酮,香草酸,八仙花酚,7-羥基-8-甲基香豆精,4-羥基八仙花酚[4]。
藥理
1.抗瘧作用  常山水浸膏或其有效成分黃常山堿均對雞瘧有明顯抗瘧作用[1][2]?汞懶ЧI綁A甲的效力與奎寧大致相等;常山堿乙和常山堿丙均為奎寧的100倍左右,常山總生物堿約為奎寧26倍[3]。也有報告常山堿乙抗瘧效力相當于奎寧40倍[4]。常山堿丙對鴨瘧、瘧、猴瘧都有抗瘧作用[5]。研究發(fā)現(xiàn),常山對氟隆敏感株和耐氯喹株瘧原蟲都有抗瘧作用[6]。以常山總提取物給感染氯喹敏感株和耐氯喹株瘧原蟲的動物作實驗治療時,發(fā)現(xiàn)蟲體谷酸脫氫酶活力分別于治療中的第5日和第7日消失,提示常山總提取物對氯喹敏感株和耐氯喹株瘧原蟲皆有良好作用[7]。
2.毒性  小口服各種常山堿的LD50分別為:總堿6.49mg/kg~9.09mg/kg;常山堿乙6.11mg/kg~7.04mg/kg;常山堿丙6.14mg/kg一6.76mg/kg。這一毒性總堿為鹽酸奎寧的121.7~126.87倍,常山堿乙為134.87~154.49倍,常山堿丙為134.03~163.75倍[3]。常山堿無論口服或注射給藥(堿甲、乙、丙)均?梢饘嶒瀯游飷盒、嘔吐、腹瀉腸粘膜充血、出血[3,8]。大劑量常山堿丙對肝臟有損傷作用[5]。常山堿乙和丙亞急性毒性試驗,各以每日0.75mg/kg,0.25mg/kg,0.075mg/kg給小鼠連續(xù)口服14d,對小鼠生長均有抑制作用,無論急和亞急性毒性試驗,小鼠口服常山堿后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甚至便血,剖檢發(fā)現(xiàn)胃腸黏膜充血、出血,肝、腎呈黃色。停藥后5星期再解剖時,肝臟病變仍有未恢復的[3]。但也有報道,以常山總提取物加生理鹽水配成2mg/kg注射液,每日給大鼠腹腔注射2次,每次0.5ml/10g,未發(fā)現(xiàn)ALT和AST升高現(xiàn)[6]。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1]張昌紹:《現(xiàn)代中藥研究》,第1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56:131。
[2]Chou T O,et al.J Am Chem Soc,1948,70(5):1765.
[3]王西芳:《中國中藥雜志》,1989,14(3):138。
[4]海老原毅等:《藥學雜志》(日),1991,111(6):299。
藥理參考文獻
[1]史敏言:《東南醫(yī)刊》,1950(創(chuàng)刊號):44。 [2]趙承嘏等:《科學通報》,1947,29(29):49。 [3]吳云翼等:《中國醫(yī)學科學院1956年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1956,1:29。 [4]唐汝愚等:《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8,(2):37。 [5]Henderson F G,et al.J Pharmacol Exper Therap,1949,95(2):191. [6]Zhao C X.J Tongji Med Univ,1986,6(2):112. [7]趙燦熙:《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16(5):334。 [8]江文德:《生理學報》,1961,24(3,4):180。
附注
出處
中國瑤藥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