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檳榔200g,大黃(酒炒)400g,牽牛子(炒)400g,豬牙皂(炒)50g,香附(醋制)200g,五靈脂(醋炒)200g。 |
加減 | |
功效 | 消食導滯,行氣瀉水。 |
主治 | 用于食積痰飲,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秘結(jié)。 |
制備方法 | 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次6g,日2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孕婦忌服。 |
不良反應(yīng) | 臨床報道7例服藥后引起腹瀉,但隨病癥減輕逐漸好轉(zhuǎn),其中1例反應(yīng)嚴重加用人參健脾丸后病情緩解。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增加腸管蠕動,解痙,抗菌,抗炎作用。 1.增加腸管蠕動:檳榔、牽牛子有增加腸蠕動作用。 2. 解痙:大黃、五靈脂、香附有解除平滑肌痙攣作用。 3.抗菌、抗炎:檳榔、大黃。五靈脂、香附有抗菌、抗炎作用。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為淺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辛。應(yīng)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l)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直徑60-140μm。分泌細胞類圓形,含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纖維束紅棕色或黃棕色,細長,壁甚厚。纖維束淡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少數(shù)簇晶,形成晶纖維,并常伴有類方形厚壁細胞。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棕色,長48-80μm。內(nèi)胚乳碎片無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 (2)取本品0.5g,加甲醇20ml,浸漬1小時,濾過,取濾液5ml,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鹽酸l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已醚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提取液,蒸干,加氯仿l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五個橙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后,斑點變?yōu)榧t色。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