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0,(7):26 |
劑型 | 糊劑 |
藥物組成 | 輕粉6g,冰片6g,血竭6g,制乳香6g,制沒藥6g,煅石膏9g,皮膠珠(即牛皮膠土炒成珠)9g,蜈蚣12g,白蘞18g,丹參15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下肢潰瘍。 |
制備方法 | 以上諸藥共碾粉研為極細(xì)粉末,以蛋黃油適量調(diào)成稀糊狀,裝瓶備用。 |
用法用量 | 先用脫脂干棉球蘸凈潰瘍面上的膿性分泌物,視面積大小,將祛腐生肌靈油膏均勻攤于紗布上,厚約2-3mm,敷貼于患處。膿腐較多者可1-2日換藥1次,腐肉漸脫,自芽漸轉(zhuǎn)紅活,膿性分泌物減少者可3-5日換藥1次。3個月為1個療程。瘡面周圍出現(xiàn)濕疹滲液或紅腫糜爛,可用干棉球拭凈滲液,以濕疹散均勻撒布瘡口周圍,敷蓋消毒紗布(濕疹散:煅石膏15g,氧化鋅3g,寒水石9g,共研細(xì)末);伴下肢靜脈曲張者,可采用寬繃帶沿向心方向纏縛整個小腿,注意松緊要均勻適度,切忌上緊下松。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下肢潰瘍366例中,男276例,女90例;以中老年居多;共有創(chuàng)面450處,平均每處16.5cm2,均發(fā)于小腿及足部;病程3個月至1年者110例,1年以上256例,最長者達(dá)21年。潰瘍面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改善或消失者為臨床治愈,共307例;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上,臨床癥狀改善為好轉(zhuǎn),共59例。療程最短10日,最長92日。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