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湖北中醫(yī)雜志1992;(3),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二丑15-20g,生大黃15-20g,黃芪15g,車前子20g,首烏15g,半枝蓮15g,魚腥草20g,益母草30g,雞內(nèi)金12g。 |
加減 | 舌紅苔黃、脈數(shù)者加竹葉、黃柏;舌淡、苔白、脈細(xì)者加白蔻仁、姜半夏、陳皮;眩暈目脹者加石決明、約藤;腰痛加菟絲子,棗皮;心悸、氣短、自汗者合生脈散。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腎功能衰竭。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尿毒癥期,在內(nèi)服腎勞湯的同時(shí),以腎勞湯濃煎取汁100ml,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16-68歲;病程1.5-10年。均以2個(gè)月后統(tǒng)計(jì)療效。結(jié)果:癥狀、體征消失,血尿素氮、肌酐正常,或血尿素氮下降≥20mg/dl、血肌酐下降≥2mg/dl為顯效,共14例;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血尿素氮、肌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為有效,共20例;癥狀、體征及腎功能檢查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共7例;總有效率為82.9%。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