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浙江中醫(yī)雜志1985,(6):253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黃連10g,梔子10g,厚樸12g,半夏12g,淡豆豉12g,菖蒲12g,蘆根15g, |
加減 | 如熱重于濕者,加黃芩、滑石、車前子;白痢,加薏苡仁、竹葉;胸腔脹滿,加草果、白蔻仁;嘔吐,加藿香、竹茹;腹瀉,去淡豆豉、蘆根,加茯苓、薏苡仁;大便隱血,加地榆炭、茜草炭。 |
功效 | |
主治 | 傷寒與副傷寒。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本組治療傷寒與副傷寒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8-30歲。均為首次發(fā)病,主癥為發(fā)熱(體溫38.5-40℃),食欲不振,胸腔痞悶,身困乏力,脾臟腫大。35例全部治愈,每周檢查血、尿、大便和傷寒血清凝集反應連續(xù)2次均屬正常范圍,癥狀和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服藥4日熱退者19例,6日熱退者16例,平均退熱時間為5日。其中有3例2周后復發(fā),經(jīng)繼續(xù)治療獲愈。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