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7,7(11):667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生大黃、白芨。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上消化道出血。 |
制備方法 | 生大黃、白芨以1.3的比例配制,研細、過篩,混合制成粉劑。 |
用法用量 | 每次2g,日3-4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將3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282例,女48例;年齡15-76歲)隨機分為四組:大黃白芨粉組70例、四黃湯組(生大黃、黃連、生地黃、生黃芪、生甘草按5:3:1O:5:2的比例配制,研細,過篩,混合,每包30g分裝備用。每日1包,加水200ml,煮沸,過濾去渣制成湯劑,分2次口服。重癥每日2包,分4次服,5日為1療程,大便隱血轉(zhuǎn)陰停用)100例、甲氰咪胍組(每日用甲氰咪胍0.8-1.2g,分2次靜滴,7日為1療程,大便隱血轉(zhuǎn)陰即停用)97例、止血勞酸組(每日用止血芳酸0.3-0.5g,分2次靜滴,加用止血敏2-3g/日,分2次靜滴,7日為1療程,便隱血轉(zhuǎn)陰亦停用)69例;其中胃潰瘍40例、十二指潰瘍(指潰)179例、慢性胃炎89例、胃癌10例、食道靜脈曲張破裂2例、胃粘膜脫垂1例、原因不明9例;出血量:重度(>1000ml)53例,中度(500-1000ml)97例,輕度(<500ml)180例。療效判定以1周內(nèi)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10日內(nèi)消失,連續(xù)3次大便隱血試驗轉(zhuǎn)陰為有效,并計算大便隱血轉(zhuǎn)陰天數(shù)(M±SD)。四組有效率在90-98.9%之間,各組有效率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四組藥物均為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藥物。有效例數(shù)中各組大便隱血轉(zhuǎn)陰平均天數(shù)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甲氰咪胍組與止血芳酸組之間無明顯差異(t=1.34,P>0.05);大黃白芨粉組與四黃湯組之間無明顯差異(t=1.59,P>0.05);兩中藥組與兩西藥組之間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大黃白芨粉組與甲氨咪胍組、止血芳酸組之間分別為:t=5.60,P<0.01、t=4.28,P<0.01;四黃湯組與甲氰咪胍組、止血芳酸組之間分別為:t=7.77,P<0.01、t=6.37,P<0.01,說明中藥組效果優(yōu)于西藥組。另外,四組藥物對胃癌、食道靜脈破裂和高齡動脈硬化者效果均不好。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