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補(bǔ)血草 |
漢語拼音 | da ye ji so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白花丹科植物大葉補(bǔ)血草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大葉補(bǔ)血草,多年生草本,高20-70cm。除花萼外各部全無毛。根粗壯,少分枝。葉期生,蓮座狀;葉片長圓狀倒卵形、長橢圓形至卵形,長5-30cm,寬3-8cm,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通常鈍或圓,基部漸窄成寬的葉柄;莖生葉退化成鱗片狀,棕褐色,邊緣成白色膜質(zhì)。花序呈大型傘房狀或圓錐狀,花軸上部多次分枝;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集生于花軸分枝頂,小穗通常2-3花;外苞長1-1.5mm,寬卵形,第1內(nèi)苞長2-2.5mm;萼筒漏斗形,5房上位,花柱5,柱頭絲狀。蒴果,倒卵形,黃褐色;ㄆ7-9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新疆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鹽漬化的荒地上、鹽土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間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各種黃酮體楊梅樹皮甙(myricetrin),蕓香甙(rutin0,楊梅樹皮素鼠李葡萄糖甙(myricetin rhamnoglucoside),楊梅樹皮素(myrice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楊梅樹皮素甲醚(myricetin monomethyl ether),四羥基黃酮(tetrahydroxyflavone)。另含花白素縮合鞣質(zhì),其成分中有花色素(cyanidol)、花色素李糖甙(cyanidol rhamnoside),飛燕草素(delphinidol0和偽花色素鼠李糖甙(pseudocyanidol rhamnos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止血 |
功效分類 | 散瘀止血藥 |
主治 | 瘀血崩漏;宮頸癌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ce gmelini Willd.] |
科屬分類 | 白花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