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xiao dong qi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冬青科植物三花冬青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三花冬青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小枝褐色,無毛或近無毛,近四棱形。葉互生;葉柄長5-7mm;葉片薄革質(zhì)或近革質(zhì),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9cm,寬1.7-4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鈍,邊緣具淺鋸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無毛,下面具腺點;ㄐ虼厣~腋;花4數(shù);雄花序每分枝有1-3花,花梗長2-3mm,被微柔毛,花萼盤狀,直徑約3mm,裂片卵圓形,被微柔毛,花冠直徑約5mm,花瓣寬卵形,基部聯(lián)合,雄蕊略長于花冠;雌花序每分枝含1-3花,花梗長6-14mm,花萼同雄花,花冠近直立,花瓣寬卵形或近圓形,基部聯(lián)合;子房卵球形,直徑約1.5mm,柱頭厚盤狀。果近球形,直徑約7mm,宿存萼平展,成熟后紫黑色;分核4顆,卵狀橢圓形,長約6mm,背部具3條紋,無溝,內(nèi)果皮革質(zhì);ㄆ4-5月,果期7-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常生長于海拔300-3100m的山坡、溝邊的闊葉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瘡瘍腫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Ilex triflora B1.[I.horsfieldii Miq.]
|
科屬分類 |
冬青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