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huan shi te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馬兜鈴科植物凹脈馬兜鈴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凹脈馬兜鈴 草質(zhì)藤本。嫩枝被短柔毛。時互生;葉柄長1.5-2cm;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20cm,寬4-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深心形,兩側(cè)裂片近圓形,下垂或彼此相靠而彎曲成楔尖形,下面密被短茸毛,基出脈3-5條,網(wǎng)脈在下面明顯隆起,網(wǎng)眼清晰。總狀花序聚傘狀,腋生,有花3-7朵;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長2.5-3cm,基部收狹呈柄狀,與子房連接處稍膨大,具關(guān)節(jié)、其上膨大呈球形,直徑約3mm,向上急劇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kuò)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cè)極短,邊緣稍下翻,另一側(cè)延伸成舌片;舌片橢圓形,先端鈍,紫色;花藥著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圓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頂部內(nèi)彎,下部延伸成領(lǐng)狀圓環(huán)。蒴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長約1.7cm,6棱,成熟時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柄亦隨果分裂成6條。種子心形至三角狀心 形,背部平凸?fàn),?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payment-defi.com/edu/200904/110751.shtml" target="_blank">疣突起小點,腹面近平;ㄆ5-6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石灰巖隙地灌叢或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草質(zhì)藤本,多切成長段,嫩枝具6棱,被短毛。葉皺縮,紙質(zhì)或革質(zhì),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20cm,基部心形,基出脈3-5條,最外一對有時不明顯;葉柄長1.5-2cm?偁罨ㄐ蚓蹅銧睿干;花;坑信樞涡“;花被基部呈柄狀,于子房處稍膨大,具關(guān)節(jié),上部膨大呈球形;檐部一側(cè)極短,邊緣稍下翻,另一側(cè)延伸成舌片;花藥卵形,著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圓球形。蒴果倒卵形或球形,成熟時褐色。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辛;溫 |
歸經(jīng) | 肝;胃;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通絡(luò);活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通絡(luò)藥;活血止痛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胃痛;跌打瘀腫疼痛;腸炎;小兒麻痹癥后遺癥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ristolochia impressinervis C.F.Liang |
科屬分類 | 馬兜鈴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