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藜蘆 |
漢語拼音 | xin jiang li l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的根及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阿爾泰藜蘆 多年生草本,高約1m。下部連葉鞘直徑2-3cm,基部具無網(wǎng)眼的纖維束。葉在莖下部的較大,寬卵狀橢圓形,長約20cm,寬10-16cm,先端鈍或漸尖,背面密生微柔毛。圓錐花序長約30cm,具多數(shù)近等長的側(cè)生總狀花序,每一側(cè)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花序軸密被灰色柔毛;花密生,黃綠色;花被片狹橢圓形,長11-12mm,寬4-4.5mm;花梗短于小苞片,長1-2mm;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1/2-3/5;子房長于寬,無毛。蒴果長2-2.5cm,寬約1cm;ā⒐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新疆阿爾泰山。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陰濕處,常成片聚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后采收,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微溫;有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止痛;殺蟲;涌吐 |
功效分類 | 止痛藥;殺蟲藥;涌吐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0.3-0.6g。外用:適量,研末,水調(diào)敷;或煎湯薰洗。 |
用藥禁忌 | 體弱氣虛者及孕婦禁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蔥湯解。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Vertrum lobelianum Brnh |
科屬分類 | 百合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