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鳳眼子、矮桐子、巖桐子
|
漢語拼音 |
chou wu tong zi
|
英文名 |
Fruit of Harlequin Glorybower
|
藥材基原 |
為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果實(shí)或帶宿萼的果實(shí)。
|
動植物形態(tài) |
海州常山,灌木或小喬木,高1.5-10m。幼枝、葉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黃褐色柔毛或近無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黃色薄片橫隔。單葉對生;葉柄長2-8cm;葉片紙質(zhì),寬卵形、卵形、卵狀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17cm,寬5-14cm,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緣或具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毛或近無毛;側(cè)脈3-5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長8-18cm,花序梗長3-6cm,具橢圓形葉狀苞片,早落;花萼幼時綠白色,后紫紅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冠管細(xì),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徑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內(nèi),熟時藍(lán)紫色;、果期6-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9-10月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辛;性平
|
歸經(jīng) |
肺;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止痛;平喘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牙痛;氣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氣喘及風(fēng)濕痛:臭梧桐花(帶宿萼的果實(shí))三至五錢。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搗爛,和灰面、胡椒末共煎講,貼花腮邊。(《嶺南采藥錄》)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嶺南采藥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ructus clerodendri trichotom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
科屬分類 |
馬鞭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