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燈心草根
|
漢語拼音 |
shi long chu gen
|
英文名 |
Rush root, root of Common Rush
|
藥材基原 |
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根莖及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石龍芻,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多短縮,須根較堅(jiān)硬。莖細(xì)弱,直徑0.8-1.5mm,灰綠色,有縱條紋。葉多基生;葉鞘紅褐色至棕褐色,長(zhǎng)2-5cm,上部有膜質(zhì)邊緣;葉片退化為芒刺狀;ㄐ蚣賯(cè)生,聚傘花序,多花或僅有數(shù)朵;與莖貫連的苞片直或彎曲,長(zhǎng)10-15cm;花被片6,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3mm,淡綠色,近等長(zhǎng),邊緣膜質(zhì),排列為2輪;雄蕊3,短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極短,柱頭3。蒴果近球形,成熟時(shí)棕褐我,直徑約2mm,由于子房?jī)?nèi)隔膜發(fā)育不完全,故為1室。種子偏斜倒卵形,長(zhǎng)約0.5mm;、果期5-6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長(zhǎng)江中、下游及陜西、、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溝、道旁的淺水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挖,除去莖部,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澀;微寒
|
歸經(jīng) |
歸脾;心;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止痛藥;涼血止血藥
|
主治 |
淋濁;心煩失眠;鶴膝風(fēng);目赤腫痛;齒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帶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6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陸川木草》:行氣,止痛,利水,清涼解毒。治衄血,熱郁氣脹,腹痛,小便不利。
|
考證 |
出自《浙江民間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Junci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Juncus setchuensis Buchen.[J.setchuensisBuchen.var.effusoides Buchen.]
|
科屬分類 |
燈心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