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薊、藏大薊 |
漢語拼音 | da ci er cai |
英文名 | all grass of Tibet Thistle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貢的薊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貢山薊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莖直立,粗壯,上部密被蛛絲狀綿毛。莖下部和中部葉披針形或萇圓狀披針形,無柄,耳狀半抱莖,羽狀半裂,裂片寬三角形,邊緣有大小一等的齒,刺長5-15mm,兩面綠色,上面疏生長3-8mm的黃色針刺,下面脈上被柔毛;上部葉條狀披針形,具疏刺齒。頭狀花序單生或1-2個(gè)集生于枝端,球形,直徑4-5cm,無梗或有短梗,基部具苞片狀小葉;總苞密被蛛絲狀絨毛;外層和中層總苞片卵狀矩圓形,先端狹條形,背部有脊,內(nèi)層漸長,條形,先端長漸尖;全為管狀花,花冠暗紫色,長約3.8cm,筒部較檐部長約2倍。瘦果長圓形4.5-7mm,壓扁,淡褐黑色,稍光亮;冠毛羽狀,污白色,先端略粗糙。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挖,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苦;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
功效分類 | 涼血藥;止血藥 |
主治 | 吐血;衄血;尿血;子宮出血;黃疸;瘡前程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Cisii Eriophoroidei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Cirsium eriophoroideum (Hook.f .)Pe-trak. [Cnicus eriophoroides Hook.f . Cirsium bolocephalum Pe-trak.]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