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橡斗殼、橡豆子殼、橡子殼、橡碗子 |
漢語拼音 | xiang shi k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殼斗科植物麻櫟或遼東櫟的殼斗。 |
動植物形態(tài) | 1.落葉喬木,高15-30m,樹皮深灰色,或灰黑色,具不規(guī)則深裂;幼枝黃褐色絨毛;后脫落。冬芽圓錐形,灰褐色,鱗片闊卵形、有毛。葉互生,葉柄長2-3cm,有毛;葉革質(zhì),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9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呙钿忼X,側(cè)脈13-18對,直達齒端,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幼時有黃色短細毛,后脫落,僅脈腋有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6-12cm,為葇荑花序,通常數(shù)個集生于新枝下部葉腋,被柔毛,花被通常5列,雄蕊4,稀較多;雌花1-3個集生于新枝葉腋,子房3室,花柱3。殼斗杯狀,包圍堅果的約1/2,小苞片鉆形、反曲,被灰白色絨毛;堅果卵球果或卵狀長圓形,直徑1.5-2cm,高1.7-2.2cm,先端圓形,果臍突起,栗褐色;ㄆ3-5月,果期翌年9-10月。 2.本種與麻櫟的區(qū)別在于:葉柄長2-5mm;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圓鈍,基部耳形或圓形,邊緣具深波狀圓齒;側(cè)脈5-7對;殼斗淺杯狀,小苞片扁平或背部凸起;ㄆ5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2.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山東、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地、丘陵與針葉林、闊葉林中。 2.生于海拔300-2500m的山坡或山頂闊葉落葉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采收橡實時收集,曬足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殼斗杯狀,直徑1.5-2cm,高約2cm.外面鱗片狀苞片狹披針形,呈覆瓦狀排列,反曲,被灰白色柔毛;內(nèi)面棕色,平滑。氣微味苦、澀。 |
中藥化學成分 | 麻櫟殼斗含鞣質(zhì)19%-29%。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日華子本草》:入藥搗、炒焦用。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澀;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澀腸止瀉;止帶;止血;斂瘡 |
功效分類 | 收澀藥;止血藥 |
主治 | 赤白下;腸風下血,脫肛;帶下;崩中;牙疳;瘡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g;或炒焦研末,每次3-6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或煎汁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下痢脫肛:橡斗殼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搽。并煎汁洗之。(《仁齋直指方》)②治腸風下血:橡豆子殼,用白梅肉填滿,兩個合定,銑線扎住,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一方用硫黃填滿,煅研酒服。(《余居士選奇方》)③治走馬牙疳:橡斗殼入鹽填滿,合定燒透,出火毒,研入麝香少許,先以米泔漱過搽之。(《全幼心鑒》)④洽風蟲牙痛:橡斗五個,皂莢一條(均人鹽在內(nèi))。同煅過,研末,日搽三、五次,荊芥湯漱之。(《經(jīng)驗良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唐本草》:為散及煮汁服,主痢。 2.《日華干本草》:止腸風,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
考證 | 出自《唐本草》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1.Cupula Querci Acutissimae 2.Cupula Querci Liaotungens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1.Quercus acutissima Carr. 2.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 |
科屬分類 | 殼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