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uan bu liu ge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 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從基部開始生出很多叉狀分枝,形成半圓形的叢狀。葉互生;有短柄或近于無柄;托葉鞘膜質(zhì),褐色,開裂,無毛;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5cm,寬達3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微有毛。花序圓錐狀頂生,擴展;花小,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黃色。瘦果橢圓形,具3銳棱。種子橢圓形,黃褐色,光澤,長于花被。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沙丘、溝谷、丘陵坡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秋季采挖,曬干備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叉分蓼根含左旋表沒食子兒茶精(epigallocat- echol),右旋沒食子兒茶精(gallocatechol),左旋表兒茶精(epict-echo,系epicatechin的舊名),左旋表沒食子兒茶精沒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ol gallate),左旋表兒茶精沒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和花甙(leucoanthocyanins),沒食子酸(gallic acid)[1]。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抑菌效果 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稈菌、大腸桿菌 O86B7、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腸桿菌O125B15均低敏。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酸;甘;性溫 |
歸經(jīng) | 脾;腎經(jīng) |
功效 | 溫腎散寒;理氣上痛;止瀉止痢 |
功效分類 | 溫里藥 |
主治 | 寒疝;陰囊汗出;胃痛;腹瀉;痢疾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 水熏。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治寒疝,陰囊出汗: 酸不溜根(鮮)五兩至一斤。水二斤,熬成一斤,趁熱裝入罐中,用熱氣熏患部,熏時用被圍上,熏一至二小時(全身出汗為好)。經(jīng)群眾應(yīng)用,一般二至三次可愈。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祛寒,溫腎。治寒疝,陰囊出汗。 2.《中草藥通訊》:治胃痛,腹瀉。 |
考證 |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olygonum divaricatum L. |
科屬分類 | 蓼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