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niu xi jing y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莧科植物牛膝的莖 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根圓柱形,直徑5-10mm,土黃色。莖有棱角或四方形,綠色或帶紫色,有白色貼生或開展柔毛,或近無毛,分枝對生,節(jié)膨大。單葉對生;葉柄長5-30mm;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2-6cm,先 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被柔毛。穗狀花序項生及腋生,長3-5cm,花期后反折;總花梗長1-2cm,有白色柔毛;花多數(shù),密生,長5mm;苞片寬卵形,長2-3mm,先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長2.5-3mm,先端彎曲,基部兩側(cè)各有1卵形膜質(zhì)小裂片,長約1mm;花被片披針形,長3-5mm,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脈;雄蕊長2-2.5mm;退化雄蕊先端平圓,稍有缺刻狀細(xì)鋸齒。胞果長圓形,長2-2.5mm,黃褐色,光滑。種子長圓形,長1mm,黃褐色;ㄆ7-9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除東北以外的全國廣 大地區(qū)。在有些地區(qū)則大量栽培,河南產(chǎn)的懷牛膝為道地藥材。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屋旁、林緣、山坡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莖具四棱,有分枝,表面棕綠色,疏被柔毛,莖節(jié)略膨大如牛膝狀。葉對生,多皺縮,展平后葉片卵形至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枯綠色,長5-10cm,寬2- 7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廣楔形,全緣,兩面被柔毛。氣微 味微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莖葉含蛻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 nokosterone)[1];枝條含生物堿,含量在花期最高[2]。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酸;性平 |
歸經(jīng) | 肝;膀胱經(jīng) |
功效 | 祛寒濕;強筋骨;活血利尿 |
功效分類 | 祛濕藥;補腎藥 |
主治 | 寒濕痿痹;腰膝疼痛;淋閉;久瘧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 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綱目》:治寒濕痿痹,老瘧,淋閉,諸瘡。功同根,春夏宜用之。 |
考證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aulis et Folium Achyranthis Bidentat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
科屬分類 | 莧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