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gou gu ji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蕁麻科植物綠赤車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莖高達40cm,無毛,不分枝或僅具1條分枝。單葉互生;葉柄在葉片基部之上0.5mm處盾狀著生,長0.6-1.4cm;托葉小,鉆形;葉片狹卵形、披針形或狹橢圓形,稍不對稱,長達6-12.5cm,寬1.4-4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在中部之上疏生淺牙齒或近全線。鐘乳體條形,長約0.5mm。雌雄異株;雄聚傘花序具密集的花,寬達8mm;總花梗細,長0.5-1.8cm;雄花花被片5,船形,長約0.8mm,具角,雄蕊 5;雌花序無柄,近球形,直徑約3.5mm,具密集的花;雌花花被片約4,不等大,披針形或船形,長0.5-0.8mm,柱頭畫筆頭狀。瘦果狹卵球形,有小瘤狀突起;ㄆ4-6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溝邊或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來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 |
功效分類 | 活絡(luò)藥;止痛藥 |
主治 | 風濕痹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ellionia viridis C.H.Wright [Elatostema viride(C.H.Wright)Hand.-Mazz.] |
科屬分類 | 蕁麻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