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er yi wan
|
英文名 |
Er yi pills
|
標準號 |
WS3-B-0004-89
|
藥物組成 |
肉豆蔻(煨)100g,山奈100g,砂仁(鹽水炒)100g,海螵蛸100g,附子(黑順片)100g,橘紅100g,蛇床子(鹽水炒)100g,木香100g,甘草(蜜制)100g,白芷500g,龍骨(煅)100g,肉桂150g,吳茱萸(鹽水炒)100g,當歸(酒浸)300g,花椒(微炒)100g,丁香50g,細辛100g,母丁香50g,檀香100g,豆蔻50g,枯礬100g,朱砂100g。
|
處方來源 |
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標準1989年
|
劑型 |
|
性狀 |
本品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
功效 |
調(diào)經(jīng)止帶,溫暖子宮。
|
主治 |
經(jīng)脈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瘀血癆癥,下元虛寒,腰膝酸痛,赤白帶下。
|
用法用量 |
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每次1-2丸,日2次。
|
用藥禁忌 |
孕婦忌服。
|
制備方法 |
以上二十二味,除朱砂外,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
檢查 |
應(yīng)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2頁)。
|
鑒別 |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外胚乳細胞成片,多角形,內(nèi)含棕紅色或黃棕色色素物。分泌細胞含棕色分泌物質(zhì),有的呈條狀;淀粉粒烏頭狀。下皮細胞棕紅色,呈類長方形,胞腔內(nèi)含棕色物,易破裂成色素塊。草酸鈣方晶存在于瓤囊細胞中。內(nèi)胚乳含眾多小草酸鈣簇晶,直徑3-5μm。木纖維多成束,黃色,呈長棱形,壁厚,紋孔口呈橫裂縫狀。晶纖維眾多,無色。纖維單個散在,長梭形,壁厚,紋孔不明顯。草液鈣簇晶眾多,成片存在于中果皮細胞中,簇晶直徑10μm。種皮表皮細胞紅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垂周壁薄。葉片上氣孔眾多,不定式,油細胞下陷。含晶厚壁細
胞呈類方形,胞腔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內(nèi)種皮細胞成片,黃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內(nèi)含硅質(zhì)塊。不規(guī)則顆粒狀紅棕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
(2)取本品2丸,剪碎,置乳缽中,加硅藻土1g,混勻,研細,置50ml錐形瓶中,加乙醚10ml,密塞,放置20分鐘,時時振搖,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對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中含10μl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薄層層析法(附錄3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醚(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液,于105℃烘于。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溶液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規(guī)格 |
4g/丸
|
貯藏 |
密閉,防潮。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