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鬧魚花 魚尾草 櫝木 |
釋名 | 漁人采花及葉以毒魚盡圉圉而死呼為醉魚兒草也 |
產地 | (李時珍曰)醉魚草南方處處有之多在塹岸邊作小株生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苦【性】溫【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
歸經 | |
藥物形態(tài) | 七八月開花成穗【質】儼如芫花一樣結細子【色】紅紫色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用】花葉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
質量鑒定 | |
主治 | 花葉主痰飲成齁遇寒便發(fā)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粿炙熟食之即效又治誤食石斑魚子中毒吐不止及諸魚骨鯁者搗汁和冷水少許咽之吐即止骨即化也久瘧成癖者以花填鯽魚腹中濕紙裹煨熟空心食之仍以花和海粉搗貼便消(本草綱目)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沼邊不可種之此花色狀氣味如芫花毒魚亦同但花開不同時為異耳按(中山經云)熊耳山有草焉其狀如蘇而赤花名曰葶苧可以毒魚其此草之類與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醉魚草 有小毒 花葉主痰飲成齁遇寒便發(fā)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粿炙熟食之即效又治誤食石斑魚子中毒吐不止及諸魚骨鯁者搗汁和冷水少許咽之吐即止骨即化也久瘧成癖者以花填鯽魚腹中濕紙裹煨熟空心食之仍以花和海粉搗貼便消(本草綱目)【名】鬧魚花 魚尾草 櫝木【地】(李時珍曰)醉魚草南方處處有之多在塹岸邊作小株生【苗】(李時珍曰)高者三四尺根狀如枸杞莖似黃荊有微棱外有薄黃皮校易繁衍葉似水楊對節(jié)而生經冬不凋【時】七八月開花成穗【質】儼如芫花一樣結細子【色】紅紫色【主】漁人采花及葉以毒魚盡圉圉而死呼為醉魚兒草也【用】花葉【味】辛苦【性】溫【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禁】沼邊不可種之此花色狀氣味如芫花毒魚亦同但花開不同時為異耳按(中山經云)熊耳山有草焉其狀如蘇而赤花名曰葶苧可以毒魚其此草之類與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