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扁竹、
竹節(jié)草、烏蓼、
螞蟻草。
來源 為蓼科植物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
白粉。莖叢生,匍匐或斜升,綠色,有溝紋。葉互生,葉片線形至披針形,長1~4cm,寬6~10mm,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近無柄;托葉鞘膜質(zhì),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顯脈紋;1~5朵簇生于葉腋,露出托葉鞘外;花梗短,基部有關(guān)節(jié);花被5深裂,裂片橢圓形,暗綠色,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
花柱3裂。瘦果卵形,長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小明顯的小點,花、果期5~10月。生于田野、路旁。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采制 夏季采收,除去根及雜質(zhì),曬干。
化學(xué)成分 含
萹蓄苷(avicularin )、
槲皮苷、
咖啡酸、綠原酸、對-香豆酸、草酸、
兒茶酚等。
藥理 煎劑給大鼠灌胃,可明顯增加動物尿量及尿中Na
+、K
+含量,其利尿作用與其所含鉀鹽有關(guān),而萹蓄苷也可能為利尿有效成分之一。此外還有抗菌、降血壓、止血、利膽等作用。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殺蟲,止癢。用于膀胱熱淋,小便矩赤,淋瀝澀痛,皮膚
濕疹,
陰癢帶下。用量9~15g。
配伍應(yīng)用 ①血淋,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配
車前子、
木通等。②皮膚濕疹,陰癢帶下:單味煎水洗。③腮腺炎:鮮品搗爛,加適量生
石灰水,再調(diào)入雞蛋清,涂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