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醫(yī)學三基 > 醫(yī)學影像 > 正文:2012醫(yī)學影像三基CT基礎知識
    

醫(yī)學影像三基基礎知識CT整理精編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更新:2012-2-14 醫(yī)學三基考試論壇

醫(yī)學影像三基基礎知識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正常影像解剖

CT

    1.顱骨及空腔顱骨顯示為高密度,顱底層面醫(yī)學.全在.,線提,供m.payment-defi.com可見低密度的頸靜脈孔、卵圓孔、破裂孔等。鼻竇及乳突氣房內氣體呈低密度。

2.含腦脊液腔腦室、腦池、腦溝、腦裂等腔內含腦脊液為低密度。

①腦室系統(tǒng)包括雙側側腦室、第三腦室、第四腦室,其中,側腦室又可分為體部、前角(額角)、下角(顳角)、后角(枕角)及三角部。

②腦池主要有鞍上池、橋池及橋小腦角池、枕大池、腳間池與環(huán)池、四疊體池、外側裂池和大腦縱裂池等,其中鞍上池為蝶鞍上方的星狀低密度區(qū),呈六角星形,其前界為額葉直回,側界為顥葉海馬,后界為大腦腳;當后界為橋腦時,鞍上池則呈五角星形。

    3.腦實質分大腦額、顳、枕、頂葉及小腦、腦干。CT 可區(qū)分皮質及髓質,皮質密度略高于髓質。大腦基底節(jié)是大腦半球的中央灰質核團,包括尾狀核與醫(yī)學.全在.,線提,供m.payment-defi.com豆狀核。尾狀核頭位于側腦室前角外側,外部沿丘腦外側面向后下行走。豆狀核分內側的蒼白球及外側的殼核。內囊為白質帶,位于尾狀核、丘腦與豆狀核之間,分前肢、后肢及膝部。外囊為屏狀核和豆狀核之間的白質。

    4.非病理性鈣化 CT 掃描顯示的非病理性鈣化出現率較 X 線平片高。①于第三腦室后部可顯示松果體鈣化與韁聯合鈣化,有 75%-80%的成人可以見到,韁聯合鈣化居前,范圍不超過 1 cm;松果體鈣化偏后,一般不超過 5 mm。②側腦室脈絡叢鈣化,出現率約為 75%,有約 1/3 兩側不對稱。③大腦鐮鈣化,多見于 40 歲以上的成人。④基底節(jié)鈣化在高齡人群中易出現,若年輕人出現,要考慮是否有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可能性。⑤齒狀核鈣化,偶爾在老年人中出現,呈對稱性。

    5.增強掃描 正常腦實質僅輕度強化;血管結構強化;正常硬腦膜如小腦幕、大腦鐮血供豐富且無血腦屏障,故明顯強化;垂體、松果體亦無血腦屏障而明顯強化。 

2012三基考試資料免費下載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