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常見病害防治
-----
鱘魚細菌性腸炎 1、病癥與病因此病為細菌引起的。病癥為腹部、口腔出血,肛門紅腫,魚體消瘦。 2、防治方法用含痢特靈0.2%的藥餌投喂,連續(xù)投喂5-6天即可治愈。 鱘魚腫嘴病 1、病癥與病因此病在史氏鱘的幼體階段發(fā)生得較多。是由細菌引起的,主要是因為投喂變質(zhì)的餌料所致。病征為嘴腫、四周充血、排泄孔紅腫、不能活動,有時伴有水霉病發(fā)生。 2、防治方法及時撈出病魚,清除殘餌,換注新水,定期對飼料臺進行消毒,保證飼料的質(zhì)量。 鱘魚車輪蟲病 1、病癥與病因病原體為車輪蟲。因病原體在魚體和鰓耙上寄生過多而引起魚體衰弱、游動遲鈍、不攝食、生長緩慢,嚴重時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用5%的
食鹽水浸泡1小時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飼養(yǎng)有較好療效;此外,也可用15%-25%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銅。 鱘魚斜管蟲病 1、病癥與病因病原體為斜管蟲。當病原體大量寄生于魚體、口腔、鰓部時,會引起病魚煩躁不安,體表呈藍灰色薄膜狀,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2、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將病魚轉(zhuǎn)入流水池中飼養(yǎng),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鱘魚錐蟲病 1、病癥與病因病原體為錐蟲。病魚行動遲鈍,身體在水中彎曲呈“L”或“S”形,常臥于水底,不能攝食,體色黑暗、無光澤,有時會在水中急劇地上、下旋轉(zhuǎn),若不及時治療,發(fā)病后3-5天即會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在5千克水中加入20-40國際單位的
青霉素G氨鹽進行藥浴,每天1次,每次2小時;其中第一二天用藥量為40國際單位,第三天后用藥量為20國際單位,約7天左右可治愈,早期治愈率可達100%。 鱘魚小瓜蟲病 1、病癥與病因此病又稱為白點病。病原體為小瓜蟲。病征是:在肉眼觀察時可發(fā)現(xiàn)在鰓絲和鰭條外有大量斑點,嚴重時斑點呈片狀。病魚體日見消瘦,游動能力減弱且浮躁不安,食欲減退。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發(fā)現(xiàn)白色小點呈濃泡狀,覆蓋有白色的黏膜層。因小瓜蟲侵襲魚體的皮膚和鰓部組織,以魚體組織細胞為營養(yǎng),引起魚體組織壞死,阻礙呼吸,最終導(dǎo)致死亡。 2、防治方法用50克每立方米水體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療效;也可以在苗種培育期間提高水溫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較好。 鱘魚擬馬頸魚
虱病 1、病癥與病因病原體為擬馬頸魚虱病。此病在中華鱘上發(fā)生得較多。病原體寄生于魚體的鰭基部、肛門、鼻腔、咽部及食管等處,尤以鰓弓、口腔等部位最為常見。 2、防治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體,并在患處涂上抗菌素軟膏;或?qū)⒉◆~放入5%的食鹽水中浸泡1-2小時,也有較好效果。 鱘魚氣泡病 1、病癥與病因發(fā)病原因是飼養(yǎng)水體中的微氣泡過多,尤其是氮氣和
氧氣過飽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魚的腸道、鰓、肌肉等組織內(nèi)形成微氣泡,小氣泡又匯集成大氣泡,病魚游動緩慢,無力,上浮水面,貼池邊游動。嚴重者在口前兩側(cè)的兩條溝裂內(nèi),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線形排列的許多氣泡。在顯微鏡下檢查時,魚鰓發(fā)白,鰓絲間黏液增多,有許多小氣泡,鰓絲完整,肝較白,胃內(nèi)有食物,腸內(nèi)有食物、黃色黏液和氣泡。外觀無其他癥狀,如同失血而死;有的則表現(xiàn)為整個頭部蟲血,口的四周紅腫,口不能閉合。此病的危害性很大。 2、防治方法主要預(yù)防方法是改善水質(zhì)條件,消除水中的過飽和氣體,并輔以藥餌治療。 鱘魚三代蟲病 1、病癥與病因發(fā)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經(jīng)過消毒的水蚤而致。此病主要發(fā)生在苗種階段,發(fā)病魚嘴部四周及鰓充血,魚苗呈缺氧浮頭狀。 2、防治方法用濃度為0.25%的晶體敵百蟲浸泡魚體有較好效果。 鱘魚出血病 1、病癥與病因此病主要發(fā)生于鱘魚幼體階段,是由氣單胞菌引起的,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而且發(fā)病迅猛,傳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在苗種培育期間,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
呋喃唑酮等藥物進行消毒,并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菌類藥物預(yù)防,以及在飼料中添加B族維生素,如
維生素C、
維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
畜牧導(dǎo)航:
養(yǎng)魚資訊 養(yǎng)魚技術(shù) 魚價格行情 魚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魚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