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的檢查方法
-----
一、檢查工具 檢查和診斷觀賞魚疾病,只用肉眼去看看還不夠,有時還要借助一些儀器設(shè)備去檢查,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常用設(shè)備有: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針、大小攝子、放大鏡、解剖盤、解剖皿、載玻片、蓋玻片、吸管、鋼卷尺、粗天平、解剖鏡、顯微鏡、計數(shù)器、記錄本等等。 常用藥物有酒精、甲醛等。 二、檢查步驟 病魚的全面檢查需用活體或用剛死不久的魚。死后久放的針,因魚體腐爛不易檢查。全面檢查要按一定程序。首先測量觀賞魚體特征(各部位長度及魚體重量),檢查魚體表現(xiàn)組織(如口、眼、鰓、鰭、鱗),取背鰭前下方鱗,然而解剖魚體。解剖魚體先從口腔開始,最后檢查體腔。檢查血液和心臟必須用活體,也就是說,要在外部檢查以前做血液涂片,解剖之后則首先檢查心臟體腔。器官和組織的檢查也應當按照一定順序。其順序是:心臟→膀胱→膽囊→肝→脾→脂肪組織→腸膜→胃腸→性腺→鰾→胃→眼→腦→
脊髓→肌肉。 檢查各器官時,注意不要將外壁弄破,這是為了防止寄生蟲從這個器官跑到另一個器官。解剖時要經(jīng)常用潮濕的濾紙、報紙或是布類等蓋上,免得魚體干了不易檢查。從各個器官取下的寄生蟲,用清水沖洗,然后放上注有取自魚體何部位的標簽,再用清水稀釋,取出一小部分放在兩片載玻片之間,將其壓成透明的薄膜,在放大鏡或解剖鏡(顯微鏡)下觀察即可。 三、檢查方法 。保闆r調(diào)查 這是魚體檢查前的情況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有關(guān)飼養(yǎng)管理及魚類生存環(huán)境情況。還有魚得病時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季節(jié)變化等.在飼養(yǎng)管理方面,要調(diào)查使用工具的消毒情況,放養(yǎng)魚的種類、密度,投餌的種類、數(shù)量和質(zhì)量,魚病史等等。在魚類生存環(huán)境方面,要調(diào)查飼養(yǎng)缸中的水溫、水質(zhì)、敵害、擺放的場所等。 2.魚體檢查 。ǎ)目檢(肉眼檢查法) 這是一種最簡便的檢查方法。用人的眼睛觀察魚的病狀,根據(jù)其癥狀判斷病因。檢查時要先體外后體內(nèi)。例如:體外的口、鰓、鰭、鱗;體內(nèi)的腸、鰾等處。 體表:體表是從頭部、口、眼、鰓蓋、鱗片、鰭條等處檢查,如果體表有大的病原體,像水霉、嗜子宮線蟲、
貓頭蚤、魚虱等,用肉眼就可看出。體表有大量粘液并帶有污泥,或頭、口、鰭條等處腐爛往往與一些車輪蟲、斜管蟲、三代蟲寄生有關(guān)。眼睛混濁往往與雙穴吸蟲寄生有關(guān)。鱗片豎起或脫落,往往與細菌性赤皮病有關(guān)。有些病狀,在幾種不同的魚病中反映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鰭基部充血是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及其他一些細菌性魚病所共有的特征。 鰓:鰓為魚類的主要呼吸器官,在水中不停地收縮,極易被水污染,因而鰓是重點檢查的部位,而鰓中的鰓線又是檢查重點中的重點。檢查鰓絲要看顏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鰓絲末端是否腫大、發(fā)白和腐爛。如果鰓絲末端腫大、腐爛,即為細菌性爛鰓病的癥狀;鰓絲顏色發(fā)白并有紅色小點,為鰓霉病的癥狀;鰓絲粘液過多,往往與一些寄生蟲存在有關(guān)。 腸:用解剖剪把魚腹壁一邊剪開,將咽喉近處至腸子剪斷取出,然后將腸分面前、中、后三段,除去食物和糞便后進行檢查。一些大的寄生蟲(如吸蟲等)容易看到,一些小的寄生蟲需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 (2)鏡檢(顯微鏡或解剖鏡檢查) 鏡檢是在目檢基礎(chǔ)上進行的,其檢查順序同目檢順序相同。其方法是在載玻片上加一滴自來水(體外的組織)或0·8%生理
食鹽水(體內(nèi)的組織),然后將從病魚患病部位取的一小塊組織、血液或內(nèi)含物放在載玻片的水滴處,再蓋上蓋玻片放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那些目檢法判斷不出的寄生蟲或細菌等病原體。有時鏡檢還不能確定病因,因此還要借助基他方法才可得出。例如,觀賞魚中的中毒病或
營養(yǎng)不良癥是通過水質(zhì)或食物分析才可確診;
腫瘤病須作病理切片才可確診等.一、檢查工具 檢查和診斷觀賞魚疾病,只用肉眼去看看還不夠,有時還要借助一些儀器設(shè)備去檢查,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常用設(shè)備有: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針、大小攝子、放大鏡、解剖盤、解剖皿、載玻片、蓋玻片、吸管、鋼卷尺、粗天平、解剖鏡、顯微鏡、計數(shù)器、記錄本等等。 常用藥物有酒精、甲醛等。 二、檢查步驟 病魚的全面檢查需用活體或用剛死不久的魚。死后久放的針,因魚體腐爛不易檢查。全面檢查要按一定程序。首先測量觀賞魚體特征(各部位長度及魚體重量),檢查魚體表現(xiàn)組織(如口、眼、鰓、鰭、鱗),取背鰭前下方鱗,然而解剖魚體。解剖魚體先從口腔開始,最后檢查體腔。檢查血液和心臟必須用活體,也就是說,要在外部檢查以前做血液涂片,解剖之后則首先檢查心臟體腔。器官和組織的檢查也應當按照一定順序。其順序是:心臟→膀胱→膽囊→肝→脾→脂肪組織→腸膜→胃腸→性腺→鰾→胃→眼→腦→脊髓→肌肉。 檢查各器官時,注意不要將外壁弄破,這是為了防止寄生蟲從這個器官跑到另一個器官。解剖時要經(jīng)常用潮濕的濾紙、報紙或是布類等蓋上,免得魚體干了不易檢查。從各個器官取下的寄生蟲,用清水沖洗,然后放上注有取自魚體何部位的標簽,再用清水稀釋,取出一小部分放在兩片載玻片之間,將其壓成透明的薄膜,在放大鏡或解剖鏡(顯微鏡)下觀察即可。 三、檢查方法 。保闆r調(diào)查 這是魚體檢查前的情況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有關(guān)飼養(yǎng)管理及魚類生存環(huán)境情況。還有魚得病時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季節(jié)變化等.在飼養(yǎng)管理方面,要調(diào)查使用工具的消毒情況,放養(yǎng)魚的種類、密度,投餌的種類、數(shù)量和質(zhì)量,魚病史等等。在魚類生存環(huán)境方面,要調(diào)查飼養(yǎng)缸中的水溫、水質(zhì)、敵害、擺放的場所等。 。玻~體檢查 。ǎ)目檢(肉眼檢查法) 這是一種最簡便的檢查方法。用人的眼睛觀察魚的病狀,根據(jù)其癥狀判斷病因。檢查時要先體外后體內(nèi)。例如:體外的口、鰓、鰭、鱗;體內(nèi)的腸、鰾等處。 體表:體表是從頭部、口、眼、鰓蓋、鱗片、鰭條等處檢查,如果體表有大的病原體,像水霉、嗜子宮線蟲、貓頭蚤、魚虱等,用肉眼就可看出。體表有大量粘液并帶有污泥,或頭、口、鰭條等處腐爛往往與一些車輪蟲、斜管蟲、三代蟲寄生有關(guān)。眼睛混濁往往與雙穴吸蟲寄生有關(guān)。鱗片豎起或脫落,往往與細菌性赤皮病有關(guān)。有些病狀,在幾種不同的魚病中反映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鰭基部充血是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及其他一些細菌性魚病所共有的特征。 鰓:鰓為魚類的主要呼吸器官,在水中不停地收縮,極易被水污染,因而鰓是重點檢查的部位,而鰓中的鰓線又是檢查重點中的重點。檢查鰓絲要看顏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鰓絲末端是否腫大、發(fā)白和腐爛。如果鰓絲末端腫大、腐爛,即為細菌性爛鰓病的癥狀;鰓絲顏色發(fā)白并有紅色小點,為鰓霉病的癥狀;鰓絲粘液過多,往往與一些寄生蟲存在有關(guān)。 腸:用解剖剪把魚腹壁一邊剪開,將咽喉近處至腸子剪斷取出,然后將腸分面前、中、后三段,除去食物和糞便后進行檢查。一些大的寄生蟲(如吸蟲等)容易看到,一些小的寄生蟲需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 (2)鏡檢(顯微鏡或解剖鏡檢查) 鏡檢是在目檢基礎(chǔ)上進行的,其檢查順序同目檢順序相同。其方法是在載玻片上加一滴自來水(體外的組織)或0·8%生理食鹽水(體內(nèi)的組織),然后將從病魚患病部位取的一小塊組織、血液或內(nèi)含物放在載玻片的水滴處,再蓋上蓋玻片放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那些目檢法判斷不出的寄生蟲或細菌等病原體。有時鏡檢還不能確定病因,因此還要借助基他方法才可得出。例如,觀賞魚中的中毒病或營養(yǎng)不良癥是通過水質(zhì)或食物分析才可確診;腫瘤病須作病理切片才可確診等.
畜牧導航:
養(yǎng)魚資訊 養(yǎng)魚技術(shù) 魚價格行情 魚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魚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