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陷胸湯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除膈上結(jié)熱。除痰去熱。滌胸膈痰熱,開胸膈氣結(jié)。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3味,以水6升,先煮栝樓,取3升,去滓,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分溫3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醫(yī)方考》:黃連能瀉胸中之熱,半夏能散胸中之結(jié),栝樓能下胸中之氣。 2.《古今名醫(yī)方論》引程扶生:以半夏之辛散之,黃連之苦瀉之,栝樓之苦潤滌之,所以除熱散結(jié)于胸中也。先煮栝樓,分溫三服,皆以緩治上之法。 3.《醫(yī)宗金鑒》:黃連滌熱,半夏導(dǎo)飲,栝樓潤燥下行,合之以滌胸膈痰熱,開胸膈氣結(jié),攻雖不峻,亦能突圍而入,故名小陷胸湯。 4.《醫(yī)林纂要》:黃連以泄結(jié)熱,半夏以通陰陽,瓜蔞甘寒潤滑,以清心肺之熱,以蕩上焦垢膩。胸中熱必傷肺,此實以瓜蔞為君。熱結(jié)未深,獨在上焦,未近陽明之分,則無庸芒消、大黃之下達。保肺去熱,潔其膻中,無使陰陽汗格而已。 5.《寒溫條辨》:黃連用代大黃;半夏用代甘遂;栝樓用代芒消。 6.《成方便讀》:此則因痰熱互結(jié),未成胃實。觀其脈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溫散結(jié)豁痰,栝樓之甘寒潤燥滌垢,黃連之苦寒降火泄熱。此方以之治傷寒亦可,以之治雜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熱者,皆可兼而用之。 |
備注 | 陷胸湯(《圣惠》卷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