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嶺南中醫(yī)----【王威家族】憶當年“砍柴郎”巧遇奇中醫(yī) 現(xiàn)如今“草果二”胸懷遺后世
    

岐黃密室:嶺南中醫(yī)----【王威家族】憶當年“砍柴郎”巧遇奇中醫(yī) 現(xiàn)如今“草果二”胸懷遺后世

歷史的樞紐  

  “草果二”,最市井的綽號給了最深刻的記憶  

  解放前,西關街頭流傳著一個關于“草果二”的故事:一個叫“草果二”的老婆婆,常擔著一擔草藥在街上賣,人們有什么不舒服,就找到她,說明病情,她就會從草藥中,選出一些,讓病人回家煎服,效果神奇。

  實際上,“草果二”不是故事所指的某個具體的人,而是廣州市民對一個中醫(yī)世家的獨特稱謂。

  20世紀初,因生活貧困,花縣人王照南來到廣州謀生,在西華路一帶做搬運工,他常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去賣。因緣際會,王照南遇到了一位草藥中醫(yī),這位中醫(yī)不僅教會了王照南辨認草藥、用藥,還親自指點他給人看病。

  多年以后,王照南和妻子用甘草等中草藥和橄欖混在一起,制成甘草欖等涼果,在西關售賣。這就是“草果二”在西關街頭賣涼果的故事。因王照南妻子排行第二,當時人們把王照南夫婦稱為“草果二”。

  20世紀的前三十年,由于當時衛(wèi)生條件奇差,市民皮膚易遭細菌感染,長瘡流膿,而擅長醫(yī)治瘡瘍外科雜癥的王照南面對種種惡臭,為人解除病痛,很快就名揚四鄉(xiāng)。

  到了1930年代,王照南患了青光眼,目不能視物,夫妻倆便回到花縣養(yǎng)老。而從小跟著王照南上山砍柴、采藥的兒子王威繼承了“草果二”的名號,他在西華路自己家中開辦了“草果二”王威診所,狹小的客廳里,病人很多,即便到了中午時分,還是沒有時間做飯。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這是王威所持的做人處世原則。對于病者,不論其地位高低貴賤、家境貧裕、關系親疏,均一視同仁,一些患者在找到王威看病后,沒有回家路費,王知道后,不但不收診金、藥費,還解囊相助。有時,有些病人乘小船從珠三角各水鄉(xiāng)來到王的住處,往往已半夜三更,但王威都是熱情接待,從不拒人于門外。很快,王威和他父母一樣,成了一位聞名四鄉(xiāng)的中醫(yī)。

  在王威的7個子女中,也有不少行醫(yī)的,兒子王定遠曾在一衛(wèi)生院行醫(yī),20多年前已移居巴拿馬,據(jù)說已轉而經商了。女兒王艷珠則一直從事內兒科治療,她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對不少疑難雜病有自己獨特的良方。

  盡管王艷珠沒有全部繼承父親在外科方面的醫(yī)術秘方,但耳濡目染也學會了不少。常有患帶狀皰疹的病人找到王艷珠,她就開一張藥方,讓病人自己去拿藥。王艷珠說,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主要在用藥上,“便宜一點,不一定要用好藥。藥不分貴賤,能治好病就好”。有時候,病人開玩笑地對王艷珠說,“王醫(yī)生,我的掛號費還貴過你的藥費呢”。

  如今的王艷珠已經退休,但每周還會在荔灣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和西關國醫(yī)館坐診。為了讓中醫(yī)藥事業(yè)后繼有人,荔灣區(qū)衛(wèi)生局和荔灣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讓年輕的主治醫(yī)師鄧建華拜王艷珠為師,學習其寶貴的中醫(yī)理論和診療經驗,F(xiàn)在,鄧建華的中醫(yī)診療技術得到很大提高。

  王艷珠說,在她剛當醫(yī)生那陣子,父親王威就告誡她:“你一定要記住,不管是什么病人,你的對象是治病,你要把他當作自己人,做醫(yī)生好不好不是你自己說的,而是病人和群眾說了算的”。誠摯樸實的幾句話,成為了一個中醫(yī)世家行醫(yī)用藥的準則,這樣的家訓,折射出的是一個中醫(yī)世家寬廣的濟世胸懷! 

后世訪談  

  王艷珠,王威之女,62歲,主治中醫(yī)師,擅長內兒科。曾長期在荔灣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工作,現(xiàn)退休返聘,繼續(xù)在荔灣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和西關國醫(yī)館坐診。王艷珠擅長治療外感熱病、慢性支氣管炎、胃病、高血壓水痘等。2000年,荔灣區(qū)政府授予王艷珠“荔灣區(qū)名中醫(yī)”稱號! 

  1 爺爺?shù)尼t(yī)術是上山打柴時跟一位草藥中醫(yī)學的  

  記者:你爺爺王照南的醫(yī)術是跟誰學的?

  王艷珠:我們祖輩是住花縣,因為家里較窮,我爺爺來到廣州打散工,做一些搬運之類的活。爺爺也常去白云山砍柴。聽爸爸講,他小時候就常跟爺爺上山砍柴?巢竦臅r候,爺爺認識了一位老草藥醫(yī)生,這位中醫(yī)就教爺爺如何辨認草藥,什么藥治什么病。爺爺記性很好,他就記住了。慢慢的,爺爺也自己開始看病,那位中醫(yī)也過來看著爺爺,并給一些指導。后來,爺爺就能自己獨立看病了。爺爺慢慢在實踐中摸索,他也看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一些中醫(yī)的書,把老師講過的、自己總結的看病的經驗方法專門抄寫下來,留給我們一箱子這種手抄書,可惜在文革期間被我媽媽燒掉了。

  記者:“草果二”這個稱號是怎么來的?

  王艷珠:我爺爺剛開始看病的時候,是一邊看病,一邊打散工。他把中草藥的有關知識用在制作涼果上,用橄欖、山楂、甘草等放在一起熬,然后曬干,做成一個一個的青欖、甘草欖之類的涼果,不但清香爽口,還有清熱潤喉的作用。買涼果的人就叫我爺爺“草果佬”。我奶奶羅坤元,在家里排行第二,和爺爺一起賣涼果,因為她人緣好,別人都叫她二嬸,叫我爺爺二叔。后來人們就叫我爺爺奶奶為“草果二”。

  當時,奶奶也會看病,不過她沒有文化,都是憑經驗。一開始爺爺看病時,都是自己去白云山、帽峰山采藥,回來把一部分藥材制成涼果,后來看病的人多了,就不去上山采藥了,去藥粉店買。那時,我們家里生活很艱難,父親很小就跟爺爺上山采藥,當童工,做各種事情,很辛苦! 

  2 爺爺有本手抄秘方,可惜燒了  

  記者:你印象中爺爺是什么樣子?

  王艷珠:我們都叫他老好人,沒脾氣,街坊鄰居找他看病,他很耐心,有時會說找我爸爸。1938年,日本人炸掉海珠橋,那一年我爺爺回到老家花縣,當時他已經患了青光眼,看不見了,1960年代初期我爺爺過世,活了80多歲。在鄉(xiāng)下看不見什么,他就念一些fo經打發(fā)時光。

  記者:你爺爺留下了一些書?

  王艷珠:那是他平時積累抄寫的治療秘方、醫(yī)案經驗,寫在草紙上,用線訂好的。爺爺?shù)淖謱懙靡埠芎。聽爸爸說,我爺爺深度近視,戴的眼鏡很厚的,晚上爺爺就寫東西、抄書,可能是把眼睛累壞了。老中醫(yī)給他的書,他就抄下來了,都是他心血,很可惜。文革期間破四舊,我媽媽擔心這些舊書會引來麻煩,于是沒有和爸爸商量就燒了。后來,我爸爸找這些書才知道被燒掉。爸爸說,“這些書很好的,很多在臨床都是很好的,很可惜。你媽媽沒文化就燒了。我爺爺還在書上畫了圖”。

  記者:你小時候看過那些書么?

  王艷珠,我小時候根本不關心那些書的! 

  3 爸媽一天接待上百病人,中午都沒時間做飯  

  記者:當年你爸媽就在家里看?

  王艷珠:我們家在西華路彩虹橋新華里15號。1934年爸爸開設“草果二”王威診所。我們家總共才39平方米大,就在廳里開診所,很小的地方,而且在小巷最里面。爸媽看病很忙,每天有100多病人。中午都沒時間做飯,給我零錢,自己去外面吃。1毛錢可以買5條豬腸粉,用油一撈,就這樣吃。

  記者:晚飯怎么辦?

  王艷珠:我們晚上八九點才吃飯,晚上爸媽下班后,趕緊去菜市場買點菜回來做。病人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看病。有時半夜有人敲門,住番禺的病人坐船趁漲潮時來看病,看完趕緊走。所以我那時不想當醫(yī)生。

  記者:你爸和誰來往比較多?

  王艷珠:和鐘玉池、古淑莊、杜蔚文、羅廣蔭、何汝湛、吳粵昌等人。他們常聊天。我爸爸喜歡抽煙,沒有其他愛好,一直很忙,也沒有時間帶我們出去玩。記得有一次,我央求爸爸帶我和弟弟去河南玩,爸爸說,河南有什么好玩,房子和河北的還不一樣。我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爸爸帶我們去過一次海幢公園,這好像是唯一一次帶我們出去玩! 

  4 你給我報名可以,但我不干你這外科雜癥,太臟了  

  記者:什么時候你跟爸爸學醫(yī)的?

  王艷珠:我上中學的時候,我爸爸就叫我寫單,說中學生沒用的,你要學習看病。我就給他抄處方單寫單。后來搞聯(lián)合診所的時候,家里就不做診所了,病人來了就給開單子,讓他去買藥,我爸爸讓我寫,然后去外面拿藥。后來爸爸說,你要學習看病,不是治別人,而是要會給自己看。我說,以后再說。后來荔灣區(qū)開了中醫(yī)班,專門教中醫(yī)的子弟。有關領導問我父親,王醫(yī)生你有沒有子女來學習啊,他說,我有個女兒,就替我報了名。我心里還不情愿,說你給我報名可以,但我不干你這外科雜癥,太臟了。我爸爸說,你不干可以,那就學內科吧。我比較喜歡內科兒科。后來,荔灣區(qū)為了搶救老中醫(yī)的醫(yī)術,讓我跟著爸爸學了一年。

  在那一年,下班后,我從頭洗到腳,那個藥粉味道很大的。我說,以后打死也不干了,太臟了。后來,衛(wèi)生局把我弟弟王定遠從農村中召回來,跟我父親學習中醫(yī)! 

  5 爸媽晚上常討論患者病情,用藥如何  

  記者:其他孩子不學嗎?他們在做什么呢?

  王艷珠:我姐姐在林業(yè)廳做統(tǒng)計工作。我妹妹在道路公司,后來去了照相館。我二妹在珠江航道局工作。我小妹在巴拿馬。

  記者:當時你媽媽也看?

  王艷珠:我媽媽也看病,但是她不認字,就讓我寫處方單。我很佩服我媽媽,她知道什么藥治什么病,她記憶力強,變通也好,經驗也好。比如我媽看病比較細心,濕疹病發(fā)炎的時候,皮膚腫得比較胖的,藥要加重一點,我爸爸就按老規(guī)矩,用藥小一點,效果就沒有那么好。他們晚上經常討論的,那個病人如何,用藥如何。有時我爸爸看書,對媽媽說,你想的真周到。我做了醫(yī)生才體會到,互相交流很重要。

  記者:你爸爸有沒有給你講過如何當醫(yī)生?

  王艷珠:他主要講要熟悉病情有什么特點,是如何引起的,了解病因才能下藥。內科、外科都是這樣,要吃透這個病。當我做醫(yī)生的時候,爸爸說,你一定要記住,不管是什么病人,你的對象是治病,你一定要把他當作自己人,一定體貼病人,要有醫(yī)德,不能亂來。你做醫(yī)生好不好,不是自己說的,而是病人群眾說的。

  記者:找你爸爸看病的人都是什么人?

  王艷珠:一般四鄉(xiāng)比較多,比如番禺、黃埔的人等,還有來自香港、澳門、新加坡的,由病人家屬帶著來看的。以前有香港的病人對我說,我小時候啊,你爸爸給我看病的。那時你很小的。還有個病人給我講了很多父親的事情。他說我爸爸人很好的,別人沒錢了,會貼車費給別人。這個我父親沒有講過。

  記者:你爸爸的藥方傳給你了嗎?

  王艷珠:我沒有干,我小弟會。

  記者:草藥能辨認么?

  王艷珠:我不用辨認草藥,自己也不太喜歡。文革時要采草藥,當時我正懷孕,沒有上山,我爸爸給我講,我說不喜歡聽。

  記者:聽說你父親帶了兩個徒弟?

  王艷珠:是有兩個人跟父親學過,但不能算正式的徒弟。一個男徒弟跟我爸爸學習過,上的是學徒班,衛(wèi)生部門對學員要求很嚴格。好像是這個徒弟在班上談戀愛,領導勸他退學了。還有一個女的,幫我爸爸掛號,后來說是我爸爸的女兒、媳婦啊。爸爸死后,某衛(wèi)生院把她扶起來,打著我爸爸的旗號。我后來找到衛(wèi)生局說,我爸爸沒有這樣的徒弟。實際上這兩個都不是正式的徒弟。曾經有病人講給我爸爸聽這個學生的事情,他說,這樣的徒弟我不要的,敗壞我名聲。這是我聽別人說的,我爸爸在家里沒說。  

  6 藥不一定要貴,能治好病就好  

  記者:你覺得你爸爸治病的特色在哪里?

  王艷珠:他用藥的特點就是少花錢,治好病,先用便宜藥,治好就好,治不好的就用好點的藥,比如犀角等。中草藥比較便宜。那時看一次只要五毛錢、三毛錢,后來五毛錢、一塊錢。治療帶狀皰疹就要用大黃花粉、芙蓉粉、銀花粉、黃連粉、薄荷粉等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濃茶做成薄餅一樣,放在油紙上,敷在傷口處。生蛆了可以用陳醋開藥,他用最簡單的方法治病,如用白醋、白開水治療皮膚病,當時衛(wèi)生條件不好,患皮膚病的人很多,涂藥很辛苦,好大的味道,如醋,大黃,把藥粉打開,味道很大。

  這個影響到我,藥不一定要貴,能治好病就好。有時候病人的父母說,王醫(yī)生,我的掛號費還貴過你的藥費呢。

  記者:每天找你爸爸看病的人多嗎?

  王艷珠:多。爸爸很開朗的,也不會抱怨。后來我當醫(yī)生了,說干這行很辛苦,他說,有什么辛苦的,我一邊看病還要一邊抓藥,你拿一支筆還辛苦?!他體格比較健壯,生活也比較節(jié)儉,上班一般只穿木屐,很隨便,如果去開會,見什么人的時候,就會穿得正式一點! 

  7 積攢的金銀被政府收購  

  記者:你爸爸看病賺錢多不多?

  王艷珠:不多。他比較儉省,積攢了一點黃金白銀,打算為以后養(yǎng)老做儲備。1970年,“一打三反”運動(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鋪張浪費)的時候,我爸爸被扣以搞私藏之名送進了學習班,在里面吃不好、睡不好。經過審問,我爸爸承認了自己藏有黃金白銀,隨后就去我們家抄家,沒收了105兩黃金和白銀,說是上交國庫。爸爸在學習班待了10余天,出來后臉都浮腫了,很慘的樣子。兩個月后,區(qū)里還舉辦了“一打三反”成果展覽。此事對我爸爸打擊很大,他想不通,身體一落千丈。1974年落實政策,按照有關文件,以90元一兩的價格進行補償,本來應補償我們家1.1萬多元,但后來被扣除私診費2600多元,最后只給了我們8600元。

  記者:當時爸爸有沒有在別的事情上教導過你們?

  王艷珠:我爸爸很簡單的,說死后要火葬,你媽要土葬,她最怕燒,最后按照這樣做。我爸爸過世后100天媽媽也去了,他們感情很好! 

  家族故事  

  醫(yī)技免去病人截肢之苦

  一位新加坡華僑,患了“鶴膝疽”,到處求醫(yī),當?shù)蒯t(yī)院認為,要截肢才有希望。這位華僑不忍就此失去雙腿,他抱著一試的心情找到王威,王威仔細察看后,采用藥療與食療相結合的方法治愈了他的病,免除了他的截肢之苦。

  醫(yī)德俠義心胸輕錢財

  有一中年男子背上長了個大瘡,為治病花盡家財,背上的瘡反而越來越大;颊呒覍俾犝f“草果二”能醫(yī)各種奇難雜癥,于是把家中惟一值錢的豬賣掉,把患者送到“草果二”家中。

  王威揭開患者染滿膿血的衣服,背上露出一個碗口大的膿瘡,血液外流,臭味難聞,里面還有白色小蟲。王威先點燃一把香,靠近患者背部,把小蟲熏出,后不避惡臭,為病人洗傷口敷藥膏。病人家屬要付錢,王威堅決不收,還叮囑家屬給病人買些營養(yǎng)品補身! 

  族譜辭典  

  王照南,廣東花縣人,1960年代初期過世,享年80多歲。擅長中醫(yī)瘡瘍外科雜癥,名聞四鄉(xiāng),因用草藥、橄欖等制作涼果賣,被人們稱為“草果二”。

  王威(1909-1986),王照南之子,繼承王照南醫(yī)術。1934年,在西華路開辦了“草果二”王威診所,后一直在荔灣區(qū)擔任醫(yī)生。王威注重臨床實踐,認為“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用藥審慎,力求“簡、廉”;醫(yī)術精湛,1979年被評為廣州市名老中醫(yī)。

  王艷珠,王威之女,1945年生,長期在荔灣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工作,現(xiàn)已退休返聘。擅長內兒科、慢性支氣管炎、胃病、高血壓、水痘等。2000年,被荔灣區(qū)政府授予“荔灣區(qū)名中醫(yī)”稱號! 

  王威全家福。攝于1980年代初。第二排,左起王威的兒子王定安、王威的夫人劉印、王威、王威的兒子王定遠;第三排,左起王威的女兒王惠群,王惠新、王惠蓮、王艷珠、王艷芳、王定遠夫人!D由王艷珠提供  
  家族大視野  

  吃過見過

  近讀楊聯(lián)陞先生《侈靡論》,其中講到一個“倒吃甘蔗”的故事。故事引自《世說新語》“排調”篇:“顧長康噉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鳖欓L康即東晉時期名畫家顧愷之。說當顧愷之吃甘蔗的時候,通常由尾部向中間嚼起,對于他這么做的道理,人們總是大惑不解,而他卻說:“漸入佳境”。楊先生將其解讀為一個用來貶斥奢侈與浮華的心理方面的個人事件,“提高一個人的生活水準是很容易的,而降低則甚痛苦,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因此倒吃甘蔗是較為人偏愛的,尤其是人的一生如果就只能夠吃這么一根甘蔗的話!

  我從這則小故事中沒看出與節(jié)儉和奢靡有何關系,倒聯(lián)想到一個人的出身問題。大凡出身貧寒,童年時衣食匱乏者,長大后吃好東西時常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倍加珍惜。吃蘋果先從青的一面吃起,吃飯把肉留在碗底最后享用。此是經驗之談。本人出身貧寒,兄弟又多,常覺食物匱乏,每得美食,狗護食一般,銜至一邊,由苦至甘,慢慢享用。此等上不得臺面的獨食方式,至今猶保留著,常遭人嘲笑。我只能以“出身論”相搪塞,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古人將顧長康此例列入“排調”,大概也有排遣調笑之意。想那顧家祖輩都是晉朝官吏、書香人家,顧還曾為桓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初任通直散騎常侍,應是吃過見過之人,竟還有如此“由儉入奢”之本能,實堪排調。

  什么叫吃過見過?曹雪芹寫得出《紅樓夢》,趙樹理就不可能寫得出,他只能寫他的李有才和小二黑。你連大觀園都沒進過,連賈府里的那些甜食都沒嘗過,怎么可能寫得出?看那劉姥姥進大觀園,待賈母領著她領略了大觀園的庭院流水,見過了元妃的省親別墅,品過了櫳翠庵尼姑妙玉親手泡的清茶,聽過了大觀園專用藝人文官演奏的戲,欣賞了眾女子們漂亮裝扮和才藝,享用了大觀園的無數(shù)美食之后,劉姥姥已經徹底暈掉了,說不出一句話來,只能連聲默念“阿彌陀fo”。

  什么叫吃過見過?西方貴族之家,做衣服都有最高級的私人裁縫。若做男褲,裁縫會問:先生是左邊還是右邊?啥意思?那是問你的生殖器自然垂落在左褲管還是右褲管。這點些微的細節(jié)都要照顧到。這叫品位。貴族。我們小民的衣服是不尊重你是左傾還是右傾的,一律標準化服務。

  一個人的出身對其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四十年前,因“家庭出身問題”而屢屢被拒于大學門外的青年學徒工遇羅克,憤而寫出雄文《出身論》,堅信人生而平等,人的權利和地位應由個人行為而非血統(tǒng)決定,堅信基于家庭出身的歧視是不正義的,“我們呼吁:一切受反動勢力迫害的革命青年,在毛澤東思想旗幟下,團結起來,組織起來!你們受資產階級壓迫最深,反抗應該更堅決!彼氖昵暗哪莻“出身論”被狹隘地理解,成為區(qū)分敵友的政治的棍子,自然應予反駁。而不承認“出身”對一個人的巨大影響,也是不客觀的。出身代表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尤其在我們這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國家,出身的影響更加明顯。出身農家,很多機會、資源、背景均與城里人相差霄壤,一個農村孩子首先想的是如何變作一個“城里人”,這是第一步。而城里的孩子因起步高,視野開闊,心態(tài)也自不一樣,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認識全然不同。每每看到王朔、阿城那幫大院子弟侃侃而談,高談闊論,只能自嘆弗如。人家那境界,那做派,那格調,那是“大院”才能培養(yǎng)出來的。巴爾扎克說三百年才能造就一個貴族,我們這里是“三代才能培養(yǎng)個貴族”。依我看,三代也只能是培養(yǎng)個真正的“城里人”。 □朵漁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本報記者 宋金緒

  本版攝影/翻拍(除署名外):本報記者鄒衛(wèi)

  感謝荔灣區(qū)衛(wèi)生局中醫(yī)科畢清提供幫助。  


來源:南方都市報
-----------很贊同閣下說的那種出身與見地相關的說法。氣派什么的不是有錢就能打造的,要長久地熏陶,要自己地努力。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