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翰林院的文章,太醫(yī)院的藥方”。意思是說,翰林院的文章和太醫(yī)院的藥方都很平庸,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可言。若說翰林院的文章囿于八股,缺乏新意,也許并不太過分,但要說太醫(yī)院的藥方不痛不癢、四平八穩(wěn),療效不顯,則有失公允。
其一,能到太醫(yī)院為皇室成員看病的醫(yī)生,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高明之輩,庸醫(yī)很難進入太醫(yī)院;其二,太醫(yī)院看病更注重療效,如果御醫(yī)開的藥方吃了沒有較好的療效,那皇帝無論如何是不會滿意的,皇帝不滿意,太醫(yī)們在宮廷也沒有好下場。在清宮醫(yī)案中,瀉下法的大膽運用就是一個明證。
瀉下法是中醫(yī)治病的十余種方法之一,多為瀉下、逐痰、祛瘀之峻劑,具有蕩滌積滯、瀉熱止痛、推陳致新的作用。凡火邪熾盛、腸胃積熱、大便不通、水飲內停、瘀血不行等邪實之證,均可運用瀉下法治療。由于瀉下之藥一般氣味苦寒,作用峻猛,易傷正氣,因此被稱為“虎狼之藥”。對“至尊至貴”的皇帝、后妃及王公大臣們,太醫(yī)敢不敢用“虎狼之藥”?用了后會不會引來殺身之禍?讓我們看看御醫(yī)給慈禧太后開的一些藥方吧。
據(jù)清宮醫(yī)案記載,光緒年間的一個冬天,御醫(yī)請得:“慈禧皇太后脈息滑數(shù),原系肺胃滯熱,外受風涼之癥,服清解利咽湯表涼已解。咽喉宣腫作痛,咯破鮮血,惟肺熱上炎,薰蒸咽嗌,滯熱過盛所致。今用清熱化滯湯午服一貼調理:
枳實三錢,
厚樸二錢,
川軍二錢,
連翹二錢,酒芩二錢,
苦梗三錢,
麥冬三錢,
山豆根三錢,
元參四錢,草稍一錢,引用
竹葉一錢!贝朔接芍臑a下之劑—
小承氣湯加減而成,其中的厚樸、
大黃、枳實等屬于破氣瀉下的峻猛之藥,御醫(yī)在運用時不得不慎重考慮,但為了祛邪導滯,仍不能不用。
慈禧行將去世那年已經(jīng)73歲,身體相當虛弱,但御醫(yī)們根據(jù)其病情,照樣運用了“瀉下清肝法”。中醫(y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倘因情志抑郁,則可導致
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三月十四日,慈禧的脈案寫道:“張仲元請得皇太后脈息左關弦沉,右關沉滑有力,肝胃氣道欠暢,蓄有積熱,是以眼目不爽,食后
嘈雜,謹擬古方
調胃承氣湯調理:酒軍八分,
元明粉六分,
甘草五分,水煎數(shù)沸,空心溫服!本栖娂创簏S,元明粉即
芒硝,均為峻瀉之藥,但為了通便導滯,對西太后這樣的“老fo爺”,也是照用不誤。
此方表明,慈禧病在肝胃,內有積熱。其原因一則因慈禧平素喜食肥甘厚味,難免濕熱內蘊,脾虛生痰,加之國事多乖,肝郁氣滯,郁而生火,兩者互相影響為病。針對以上病因病證,末代太醫(yī)院院使張仲元用調胃承氣湯緩瀉清熱,俾積熱除而肝火清,眼目自爽。
至于清肝與瀉火并行之醫(yī)案,更屬多見。如光緒年間,御醫(yī)楊際和、忠勛先后針對慈禧太后
肝經(jīng)濕熱下注的癥狀,給她開了瀉肝清熱的加味
龍膽瀉肝丸和大
龍膽瀉肝丸。這些藥方都有強烈的清瀉作用,可治肝經(jīng)實火所致之
脅痛、口苦、目赤、
耳聾等證,并治肝經(jīng)濕熱下注之小便淋濁、
陰癢、婦女
帶下等病,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
龍膽瀉肝湯對多種炎癥性疾病有效,如急性
結膜炎、急性中耳炎、
急性膽囊炎、急性
尿路感染、急性
盆腔炎及
帶狀皰疹等。另外,對
高血壓病表現(xiàn)為肝熱上沖者亦適用。
御醫(yī)們對慈禧這樣尊貴而驕橫的“老fo爺”都不得不用“虎狼之藥”,對其他人就不在話下了。
古人對瀉下法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深刻的認識和體驗。瀉下法是一種祛邪之治法,早在《
黃帝內經(jīng)》中就有“中滿者瀉之于內”、“盛者瀉之”、“留者攻之”的理論。東漢大醫(yī)家張仲景在他的《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制定了峻下、寒下、潤下、溫下等下法,使下法進一步完善起來。
清宮中應用瀉下的特點,也是在繼承先賢經(jīng)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清宮中的瀉下法,大體有:清熱瀉下法,發(fā)表瀉下法,理氣瀉下法,活血瀉下法,導滯瀉下法,祛痰瀉下法,除濕瀉下法,育陰瀉下法,等等。這些瀉下法中,大都含有一些“虎狼之藥”,說明太醫(yī)院在用藥時既注意“龍體”的承受能力,更十分重視療效,如果是一些“濫竽充數(shù)”之輩,是斷斷不敢用“虎狼藥”的。
虎狼藥,又稱虎狼之劑或狼虎之劑,藥性峻猛,功破力強,對于一些積郁積熱治病,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和兒童以及一些身體不適應的人群,是不能濫用這些猛藥的,否則,就會像《紅樓夢》中胡庸醫(yī)亂用猛藥害死尤二姐。所以虎狼藥的藥效也要辯證地去用,不能因為害怕其猛烈的藥效而放棄,也不能因為急于得到其藥效而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