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本脾之外候,然足陽明之脈,亦起于鼻,而環(huán)于唇,故凡停滯傷脾,必氣粗唇堅而發(fā)腫,名曰唇腫。至有傷寒,或發(fā)驚候,是以眉棱骨痛,厥熱眩悶,氣穢頤浮,或舌苔,或齒擊,或狂逆,則又色白腫甚,名曰繭唇。至若胃傷極而唇糜,壯熱穢甚見痘者,名曰胃爛唇梟,十救一二。如憂愁勞極,滿唇破裂者,亦名口糜。如風寒乍乘,唇青帶白者,宜溫胃驅風。如吐后而唇白者,治宜養(yǎng)胃調氣。如怒氣上沖,唇青者,治宜順氣,平肝和胃。更有唇口蠕動者,脾虛不能收攝也。誤治為痰,則津液愈枯,筋脈失養(yǎng),抽搐諸候來矣。
口瘡者,心脾蘊熱也。小兒陰氣未生,陽熱偏盛,又因將養(yǎng)過溫,心脾積熱,熏蒸于上m.payment-defi.com/Article/而成瘡,治宜瀉心化毒,清涼為主。若月內(nèi)諸病,而口無涎沫者,兇。
治舒舌弄舌。
防風 黃芩 天花粉 濃樸(姜炙) 石膏 枳殼 黃連 陳皮 甘草 水煎服。
治鵝口重舌,及舌瘡。
治舌口一切諸瘡。
升麻 射干(各三兩) 柏葉(一升) 苦竹葉 地黃汁(各五合) 大青(二兩)生玄參汁(三合) 薔薇根白皮 生蘆根(各五兩) m.payment-defi.com赤蜜(八合) 水四升,先將藥煎至一升,去滓,入玄參汁,再煎,下地黃汁,各煎兩沸,下蜜煎濃,安舌上細咽。
一方
治小兒心有客熱,滿口生瘡。用天南星末,醋調貼腳心。又有用吳茱萸末,米醋調涂,俱妙。
用亂頭發(fā), 存性,為極細末,豬脂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