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補陣
    

景岳全書:補陣

大補元煎: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危劇等證。此回天贊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本方與后右歸飲出入互思。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少則用一、二錢,多則用一、二兩) 山藥(炒,二錢) 熟地(補精補陰,以此為主,少則用二、三錢,多則用二、三兩) 杜仲(二錢) 當錢…

大補元煎: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危劇等證。此回天贊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本方與后右歸飲出入互思。

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少則用一、二錢,多則用一、二兩) 山藥(炒,二錢) 熟地(補精補陰,以此為主,少則用二、三錢,多則用二、三兩) 杜仲(二錢) 當錢(二、三錢,若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元陽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之類,隨宜用之;如氣分偏虛者,加黃 、白術;如胃口多滯者,不必用;如血滯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紙之屬。

左歸飲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此一陰煎、四陰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二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半) 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服。如肺熱而煩者,加麥冬二錢;血滯者,加丹皮二錢;心熱而躁者,加玄參二錢;脾熱易饑者,加芍藥二錢;腎熱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錢;血熱妄動者,加生地二、三錢;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上實下虛者,加牛膝二錢以導之;血虛而燥滯者,加當歸二錢。

右歸飲: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此方與大補元煎出入互用。如治陰盛格陽,真寒假熱等證,宜加澤瀉二錢,煎成用涼水浸冷服之尤妙。

熟地(用如前)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一錢) 枸杞(二錢) 甘草(炙,一、二錢) 杜仲(姜制,二錢) 肉桂(一、二錢) 制附子(一、二、三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如氣虛血脫,或厥或昏,或汗或運,或虛狂,或短氣者,必大加人參、白術,隨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為嘔噦吞酸者,加炮干姜二、三錢;如陽衰中寒,泄瀉腹痛,加人參、肉豆蔻,隨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吳茱萸五、七分;如淋帶不止,加破故紙一錢;如血少血滯,腰膝軟痛者,加當歸二、三錢。

左歸丸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養(yǎng)營衛(wèi),漸至衰弱,或虛熱往來,自汗盜汗,或神不守舍,血不歸原,或虛損傷陰,或遺淋不禁,或氣虛昏運,或眼花耳聾,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軟,凡精髓內虧,津液枯涸等證,俱速宜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懷熟(八兩) 山藥(炒,四兩) 枸杞(四兩) 山茱萸肉(四兩)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精滑者,不用) 菟絲子(制,四兩)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膠(切碎,炒珠,四兩,無火者,不必用)

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余丸。

如真陰失守,虛火炎上者,宜用純陰至靜之劑,于本方去枸杞、鹿膠,加女貞子三兩,麥冬三兩;如火爍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兩;如夜熱骨蒸,加地骨皮三兩;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兩;如大便燥結,去菟絲,加蓯蓉三兩;如氣虛者,加人參三、四兩;如血虛微滯,加當歸四兩;如腰膝酸痛,加杜仲三兩,監(jiān)水炒用;如臟平無火而腎氣不充者,加破故紙三兩,去心蓮肉、胡肉各四兩,龜膠不必用;上凡五液皆主于腎,故凡屬陰分之藥,無不皆能走腎,有謂必須導引者,皆見之不明耳。

右歸丸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番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jié)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傊,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體不收,或眼見邪崇,或陽衰無子等證,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而神氣自強矣,此方主之。

大懷熟(八兩) 山藥(炒,四兩) 山茱萸(微炒,三兩) 枸杞(微炒,四兩) 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制,四兩) 杜仲(姜湯炒,四兩) 當歸(三兩,便溏勿用)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制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以為之主,或二、三兩,或五、六兩,隨人虛實,以為增減。蓋人參之功,隨陽藥則入陽分,隨陰藥則入陰分,欲補命門之陽,非加人參不能捷效。如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酒炒三兩;如飧泄腎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兩,肉豆蔻三兩,面炒去油用;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脾胃虛寒之證,加干姜三、四兩,炒黃用;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二兩,湯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連皮四兩;如陰虛陽痿,加巴戟肉四兩,肉蓯蓉三兩,或加黃狗外腎一、二付,以酒煮爛搗入之。

五福飲:凡五臟氣血虧損者,此能兼治之,足稱王道之最。

人參(隨宜,心) 熟地(隨宜,腎) 當歸(二、三錢,肝) 白術(炒,一錢半,肺) 炙甘草(一錢,脾)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蚣生姜三、五片。凡治氣血俱虛等證,以此為主;蛞藴卣,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無不可也。

七福飲:治氣血俱虛,而心脾為甚者。

即前方加棗仁二錢,遠志三、五分,制用。

一陰煎: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fā)熱,及陰虛動血等證,或瘧疾傷寒屢散之后,取汗既多,脈虛氣弱,而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者,此以汗多傷陰,水虧而然也,皆宜用此加減主之。

生地(二錢) 熟地(三、五錢) 芍藥(二錢) 麥冬(二錢) 甘草(一錢) 牛膝(一錢半) 丹參(二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如火盛躁煩者,入真龜膠二、三錢,化服;如氣虛者,間用人參一、二錢;如心虛不眠多汗者,加棗仁、當歸各一、二錢;如汗多煩躁者,加五味子十粒,或加山藥、山茱萸;如見微火者,加女貞子一、二錢;如虛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不止者,加澤瀉一、二錢,茜根二錢,或加川續(xù)斷一、二錢,以澀之亦妙。

加減一陰煎:治證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水二鐘,煎服。如躁煩熱甚便結者,加石膏二、三錢;如小水熱澀者,加梔子一、二錢;如火浮于上者,加澤瀉一、二錢,或黃芩一錢;如血燥血少者,加當歸一、二錢。

二陰煎:此治心經有熱,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陰。凡驚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瘍疹煩熱失血等證,宜此主之。

生地(二、三錢) 麥冬(二、三錢) 棗仁(二錢) 生甘草(一錢) 玄參(一錢半) 黃連(或一、二錢)茯苓(一錢半) 木通(一錢半)水二m.payment-defi.com/yishi/鐘,加燈草二十根,或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如痰勝熱甚者,加九制膽星一錢,或天花粉一錢五分。

三陰煎:此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及營虛失血等病,故曰三陰。凡中風血不養(yǎng)筋,及瘧疾汗多,邪散而寒熱猶不能止,是皆少陽、厥陰陰虛少血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陰煎;無火者,宜此主之。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酒炒,二錢) 棗仁(二錢) 人參(隨宜)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服。如嘔惡者,加生姜三、五片;汗多煩躁者,加五味子十四粒;汗多氣虛者,加黃 一、二錢;小腹隱痛,加枸杞二、三錢;如有脹悶,加陳皮一錢;如腰膝筋骨無力,加杜仲、牛膝。

四陰煎:此保肺清金之劑,故曰四陰。治陰虛勞損,相火熾盛,津枯煩渴,咳嗽吐衄多熱等證。

生地(二、三錢) 麥冬(二錢) 白芍藥(二錢) 百合(二錢) 沙參(二錢) 生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半)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服。如夜熱盜汗,加地骨皮一、二錢;如痰多氣盛,加貝母二、三錢,阿膠一、二錢,花粉亦可;如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錢;如多汗不眠,神魂不寧,加棗仁二錢;如多汗兼渴,加北五味十四粒;如熱甚者,加黃柏一、二錢,鹽水炒用,或玄參亦可,但分上下用之;如血燥經遲,枯澀不至者,加牛膝二錢;如血熱吐衄,加茜根二錢;如多火便燥,或肺干咳咯者,加天門冬二錢,或加童便亦可;如火載血上者,去甘草,加炒梔子一、二錢。

五陰煎:凡真陰虧損,脾虛失血等證,或見溏泄未甚者,所重在脾,故曰五陰。忌用潤滑,宜此主之。

熟地(五、七錢,或一兩) 山藥(炒,二錢) 扁豆(炒,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茯苓(一錢半) 芍藥(炒黃,二錢) 五味子(二十粒) 人參(隨宜用) 白術(m.payment-defi.com/sanji/炒,一、二錢)水二鐘,加蓮肉去心二十粒,煎服。

大營煎:治真陰精血虧損,及婦人經遲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等證。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 熟地(三、五、七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杜仲(二錢)牛膝(一錢半) 肉桂(一、二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寒滯在經,氣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錢方效;如帶濁腹痛者,加故紙一錢炒用;如氣虛者,加人參、白術;中氣虛寒嘔惡者,加炒焦干姜一、二錢。

小營煎:治血少陰虛,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當歸(二錢) 熟地(二、三錢) 芍藥(酒炒,二錢) 山藥(炒,二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如營虛于上,而為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茯神各二錢;如營虛兼寒者,去芍藥,加生姜;如氣滯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錢,引而行之。

補陰益氣煎補中益氣湯之變方也。治勞倦傷陰,精不化氣,或陰虛內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熱 瘧,陰虛便結不通等證。凡屬陰氣不足而虛邪外侵者,用此升散,無不神效。

人參(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 山藥(酒炒,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陳皮(一錢) 炙甘草(一錢) 升麻(三、五分,火浮于上者,去此不必用) 柴胡(一、二錢,如無外邪者,不必用)水二鐘,加生姜三、五、七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舉元煎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證,有不利于歸、熟等劑,而但宜補氣者,以此主之。

人參 黃 (炙,各三、五錢) 炙甘草(一、二錢) 升麻(五、七分,炒用) 白術(炒,一、二錢)水一鐘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兼陽氣虛寒者,桂、附、干姜隨宜佐用。如兼滑脫者,加烏梅二個,或文蛤七、八分。

兩儀膏治精氣大虧,諸藥不應,或以克伐太過,耗損真陰。凡虛在陽分而氣不化精者,宜參術膏;若虛在陰分而精不化氣者,莫妙于此。其有未至大病而素覺陰虛者,用以調元,尤稱神妙。

人參(半斤或四兩) 大熟地(一斤)

上二味,用好甜水或長流水十五碗,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數(shù)碗煎 取汁,并熬稍濃,乃入瓷罐,重湯熬成膏,入真白蜜四兩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湯點服。若勞損咳嗽多痰,加貝母四兩亦可。

貞元飲: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常人但知為氣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無根,虧損肝腎,此子午不交,氣脫證也,尤為婦人血海常虧者最多此證,宜急用此飲以濟之,緩之,敢云神劑。凡診此證,脈必微細無神,若微而兼緊,尤為可畏。倘庸眾不知,妄云痰逆氣滯,用牛黃、蘇合及青、陳、枳殼破氣等劑,則速其危矣。

地黃(七、八錢,甚者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水二鐘,煎八分,溫服。如兼嘔惡或惡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氣虛脈微至極者,急加人參隨宜;如肝腎陰虛,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錢。

當歸地黃飲:治腎虛腰膝疼痛等證。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山藥(二錢) 杜仲(二錢) 牛膝(一錢半)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八分)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如下部虛寒,加肉桂一、二錢,甚者仍加附子;如多帶濁,去牛膝,加金櫻子二錢,或加故紙一錢;如氣虛者,加人參一、二錢,枸杞二、三錢。

濟川煎:凡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補之劑也,最妙最妙。

當歸(三、五錢) 牛膝(二錢) 肉蓯蓉(酒洗去咸,二、三錢) 澤瀉(一錢半) 升麻(五、七分或一錢) 枳殼(一錢,虛甚者不必用)水一鐘半,煎七、八分,食前服。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如腎虛,加熟地。

地黃醴:治男婦精血不足,營衛(wèi)不充等患,宜制此常用之。

大懷熟(取味極甘者,烘、曬干以去水氣,八兩) 沉香(一錢,或白檀三分亦可) 枸杞(用極肥者,亦烘、曬以去潤氣,四兩)

上約每藥一斤,可用高燒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之外,即可用矣。凡服此者,不得過飲。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

歸腎丸治腎水真陰不足,精衰血少,腰酸腳軟,形容憔悴,遺泄陽衰等證。此左歸、右歸二丸之次者也。

熟地(八兩) 山藥(四兩) 山茱萸(肉四兩) 茯苓(四兩) 當歸(三兩) 枸杞(四兩) 杜仲(鹽水炒,四兩) 菟絲子(制,四兩)煉蜜同熟地膏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饑時,或滾水或淡鹽湯送下。

贊化血余丹:此藥大補氣血,故能烏須發(fā),壯形體,其于培元贊育之功,有不可盡述者。

血余(八兩) 熟地(八兩,蒸搗) 枸杞 當歸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制) 杜仲(鹽水炒)巴戟(肉,酒浸,剝,炒干) 茴香(略炒) 白茯苓(乳拌蒸熟) 肉蓯蓉(酒洗,去鱗甲)胡桃肉(各四兩) 何首烏(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無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妙,四兩) 人參(隨便用,無亦可)

上煉蜜丸服。每食前用滾白湯送下二、三錢許。精滑者,加白術、山藥各三兩;便溏者,去蓯蓉,加補骨脂酒炒四兩;陽虛者,加附子、肉桂。

養(yǎng)元粉:大能實脾養(yǎng)胃氣。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干,漫火炒熟) 山藥(炒) 芡實(炒) 蓮肉(各三兩)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取紅末二、三錢)

上為末。每日饑時,以滾水一碗,入白糖三匙化開,入藥末一、二兩調服之;蚣铀木、山楂肉各一、二兩更妙。

玄武豆:

羊腰子(五十個) 枸杞(二斤) 補骨脂(一斤) 大茴香(六兩) 小茴香(六兩) 肉蓯蓉(十二兩,大便滑者去之) 青鹽(八兩,如無蓯蓉,此宜十二兩) 大黑豆(一斗,圓凈者,淘洗凈)

上用甜水二斗,以砂鍋煮前藥七味,至半干,去藥渣,入黑豆,勻火煮干為度。如有余汁,俱宜拌滲于內。取出用新布攤晾曬干,瓷瓶收貯。日服之,其效無窮。如無砂鍋,即鐵鍋亦可。若陽虛,加制附子一、二兩更妙。

蟠桃果:遺精虛弱,補脾滋腎最佳。

芡實(一斤,炒) 蓮肉(去心,一斤) 膠棗肉(一斤) 熟地(一斤) 胡桃肉(去皮,二斤)

上以豬腰六個,摻大茴香蒸極熟,去筋膜,同前藥末搗成餅。每日服二個,空心食前用滾白湯或好酒一、二鐘下。此方凡人參、制附子俱可隨意加用。

王母桃:培補脾腎,功力最勝。

白術(用冬術腿片味甘者佳,苦者勿用。以米泔浸一宿,切片,炒) 大懷熟(蒸搗,上二味等分) 何首烏(九蒸) 巴戟(甘草湯浸,剝,炒) 枸杞子(上三味減半)

上為末,煉蜜搗丸,龍眼大。每用三、四丸,饑時嚼服,滾湯送下;蚣尤藚,其功尤大。

休瘧飲:此止瘧最妙之劑也。若汗散既多,元氣不復,或以衰老,或以弱質,而瘧有不能止者,俱宜用此,此化暴善后之第一方也。其有他證,加減俱宜如法。

人參 白術(炒) 當歸(各三、四錢) 何首烏(制,五錢) 炙甘草(八分)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服。渣再煎;蛴藐庩査饕荤姡逡荤, 亦如之。俱露一宿,次早溫服一鐘,飯后食遠再服一鐘。如陽虛多寒,宜溫中散寒者,加干姜、肉桂之類,甚者,或加制附子;如陰虛多熱,煩渴喜冷,宜滋陰清火者,加麥冬、生地、芍藥,甚者加知母,或加黃芩;如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煩虛餒,腰 腳軟,或脾虛痞悶者,加熟地、枸杞、山藥、杜仲之類,以滋脾腎之真陰;如邪有未凈而留連難愈者,于此方加柴胡、麻黃、細辛、紫蘇之屬,自無不可;如氣血多滯者,或用酒、水各一鐘,煎服,或服藥后飲酒數(shù)杯亦可。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