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確理解《
傷寒論》中的方言土語(轉(zhuǎn)自山西民間仲景學說研究)
自從有了人類就產(chǎn)生了口頭語言,而文字的產(chǎn)生才僅僅幾千年,因此,語言表現(xiàn)的第一手段是語音,其次才是文字,文字只是記錄語音和語言的符號,以“形”和“音”來表達特定的“義”,這是各種語言文字中所形成的形音義三者之間的普遍規(guī)律。漢字屬于表意文字,由于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的語言習慣和語音演變產(chǎn)生了為數(shù)眾多的方言土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十里不同音,對于這一語言現(xiàn)象和《傷寒論》中出現(xiàn)的方言土語如果你不具備這種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身臨其境之感的話,就很難理解和明白說話人及著書人所表達的含義,往往會導致望文生義,強加注釋的結果,所以,只有站在漢代歷史角度和特定的地域語言環(huán)境,才能正確理解《傷寒論》中用方言土語所表達的條文含義。下面略舉數(shù)例而訓釋之。
一:張仲景在論述太陽病3/8中風而致的
桂枝加
葛根湯證和太陽病8/4傷寒而致的
葛根湯證時,都出現(xiàn)了“項背強幾幾”一詞,所不同的是,有汗惡風是太陽病3/8中風的
桂枝加葛根湯證,無汗惡風是太陽病8/4傷寒的葛根湯證,其中的“強幾幾”一詞就是北方和中原地區(qū)慣用的方言土語,只是由于歷代傳抄之誤,將原先的方言“強八八”誤抄成“強幾幾”,一直延誤至今,令人無法理解。其實,在我地農(nóng)村,“強八八”一詞至今仍然在某些群體人中廣泛使用著,人們彼此之間都能理解它的含義,比如,當你在晚上睡覺時,由于不慎著了風寒或者睡覺姿勢不正確,會導致俗稱“
落枕”的病,早晨醒來起床時就有一種自我感覺,頭項背拘緊不舒服的現(xiàn)象,我們農(nóng)村的方言土語就稱之為“強八八”,“強”字的讀音是jiang(僵),“八八”的讀音是baba,即數(shù)字8的讀音。同理,對于這種風寒客表而致的氣血不通現(xiàn)象,有時也可發(fā)生于四肢,出現(xiàn)四肢活動不靈,但不是中風偏癱的感覺,我們農(nóng)村方言土語也稱之為“胳膊強八八”和“腿強八八”,至于為何稱“八八”,恐怕與太陽病中風3/8和太陽病傷寒8/4所指的病位在人身后背至頭和以數(shù)定象的8的讀音有關,而不稱為“七七”,因為太陽中風也好,太陽傷寒也罷都有“八”這個特指的數(shù)字,離開《傷寒論》氣數(shù)學說就無從解釋這一語言現(xiàn)象。無獨有偶,在內(nèi)經(jīng)中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幾幾”一詞,云“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強)幾幾.......”,幾幾”在此的讀音是baba,也是方言土語,與《傷寒論》具有共同的語音環(huán)境。在《詩經(jīng)》中也有類似之語,云“公孫碩膚,赤舄幾幾”,公孫是人名,碩是大的意思,膚是美的意思,赤是紅的意思,舄是古代木制的拖鞋,全句的意思是“公孫個子高大,身材優(yōu)美,穿著紅色木制的拖鞋,走起路來發(fā)出八嗒八嗒的聲音,在此“幾幾”是個象聲詞,是“八八”的傳抄之誤,由此可知后世諸家之釋非是,都是望文生義,牽強附會,強加注釋,因為他們不知道在這里是仲景使用的方言土語。
二:在《金匱要略》中仲景也使用了方言土語,云:“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其中的“不來”是表示“擺”的方言土語,在此表示肝死臟的脈象如繩索一樣來回擺動,我們本地的方言土語稱之為“不來”,“不來”就是“擺”的原始土語,比如,搖頭我們方言稱其為“不來頭”,揮手示意我們方言稱其為“不來手”,舊時的游醫(yī)走門串戶為人看病,手中拿著一種鼓,用手一搖就響,這種鼓我們方言稱其為“不來鼓”。傷寒名家胡希恕在解釋此條時云“不來者,不動也”,顯然是望文生義,因為他不會說我們的方言土語,沒有這種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
三:在《傷寒論》中二十次出現(xiàn)“某某家”的說法,如風家,喘家,淋家,瘡家,亡血家,汗家等等,“家”字在此指素患有某種宿疾,或有某種喜好的某類特殊群體的人,在我地方言土語中稱婦女是“婦道人家”或“女人家”,在《傷寒論》中還有許多方言土語,如“不中與之”的“不中”,在此從略不贅,學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理解方言土語的含義。
-----------《傷寒論》南陽方言舉隅
作者:南陽市張仲景國醫(yī)學院 龐景三
張仲景的《傷寒論》被醫(yī)家奉為經(jīng)典,許多傷寒學者稱《傷寒論》條文“字字珠璣”,一方面說明《傷寒論》的理論深奧,切合實用,另一方面說明《傷寒論》文字精練,行文嚴謹。筆者在研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盡
管仲景《傷寒論》是以書面通用語言為主,但仍能從一些條文中看出南陽地方語言和口語。諸多注釋《傷寒論》的學者遇到這些方言時或望文生義,或避而不釋,致使《傷寒論》某些條文未能真實反映出仲景的學術思想,因此筆者不揣淺陋,擇其一二,與同道共商。
不中與之 《傷寒論》第16條曰:“太陽病三日,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钡149條云:“傷寒五六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
柴胡不中與之,宜
半夏瀉心湯!蔽灏娼滩慕忉尀椋骸安恢信c:即不能再給病人服用!睂嶋H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這個意思不但南陽人用,河南省廣大地區(qū)也用。“不中與之”是一個倒裝句,即“桂枝與之不中也”,“柴胡與之不中”,前者是說太陽壞病給患者服用
桂枝湯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講心下痞證不在胸脅,是中焦氣機痞塞,非少陽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結之
結胸證,故給患者用柴胡湯不中,應該用
半夏瀉心湯。
不了了《傷寒論》第252條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
大承氣湯!蔽灏娼滩慕忉專骸澳恐胁涣肆耍杭匆曃锊磺!钡203條:“陽明病,本
自汗出,醫(yī)更重發(fā)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钡148條:“傷寒五六日,……可與
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睂Υ藘蓷l中的“不了了”,歷代注家及教材皆回避不釋。實際上,“了”,音līǎo,指結束、完畢!安涣肆恕保礇]完沒了,引伸為纏綿不舒服。第252條是指眼睛轉(zhuǎn)動不靈活,一直不舒服。第203條指其他癥狀基本消失,就是還一直有點煩躁。第148條指陽微結證,小柴胡湯治其外證,但里氣未和而一直不適(里熱未除),故使大便通暢而病解。現(xiàn)在南陽人在說此事尚沒完結時仍說“這事兒咱還不了”。
噦 《傷寒論》第226條曰:“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钡380條云:“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腹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薄皣偂庇泻伪憩F(xiàn),歷代傷寒注家及教材均未論述,在《金匱要略》中“噦”均釋為
呃逆。其實“噦”,音yùè(四聲),指
嘔吐,這在南陽人的方言
中使用最廣泛,將吐之有物者稱“噦”,將欲吐而吐不出物者稱“干噦”。就《金匱》中“噦者,小半夏湯主之”,“噦逆者,
橘皮竹茹湯主之”來看,此兩方我們現(xiàn)在在臨床上仍是用來治療嘔吐之證。
由此可見,仲景是南陽人,南陽的地方文化(包括一些方言口語)對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盡管他外出做過官,但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方言口語不可能全部忘卻,其著《傷寒論》盡管以書面語言為主,且歷經(jīng)散亂,但其中仍有形象生動的南陽方言,弄清這些方言的含義,對正確理解《傷寒論》的學術思想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南陽土話,
水蛭念成抵當 就有了抵當湯 哈哈
-----------
寫得太好了!受益匪淺。 曾經(jīng)看到過一位火爆了一陣子的民間中醫(yī)老師的講課錄像,在講到傷寒的“強幾幾”時,還特意模仿出小鳥的翅膀受傷的樣子,說"幾幾”就是這個樣子。-----哎,現(xiàn)在看來,是故弄玄虛,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真讓人感到“強八八”!-----------這是李保柱的文章。學習傷寒的可多看看李先生的文章。
-----------感謝樓主轉(zhuǎn)發(fā)此文!
本人在河南南陽的外婆家長到7歲?戳诉@篇文章,回想起外婆所說方言,印證如下:
1)樓主所說的“強八八”,確實有此說法。其中的“強”讀音如“槍”,與“勉強”中的“強”同音,而不是“強弱”的“強”。
2)“不來不來頭”,“不來不來手”的說法,也是有的,正如文中所說,是“擺”的意思。
3)”某某家“中的家,讀如“階”。
4)“不中”、“噦”、“不了了”,這些說法,在外婆的方言中都有,意思也正如文中所言。
讀了此文,還有兩點感慨:一是自己學習傷寒論還有一點點優(yōu)勢,不應因難而退;二是這些方言土語,在父母的語言中幾乎已經(jīng)沒有了,自己只有一些印象,生活中根本就不會說。如果方言土語消失,古人的一些話真的要成千古之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