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男,24歲
1991年4月3日初診。自覺頭暈乏力,心慌,經(jīng)檢查:Hb:8g/dl、RBC;2,85~10 9/mm3,診斷為貧血待查。經(jīng)治療2
月余,Hb反下降至5,5~6g/dl.懷疑為再障。經(jīng)病友介紹,求趙老醫(yī)治。診見患者面者面色眺自,頭目眩暈,周身乏力,飲食不佳,心慌氣短,動則汗出,心煩急躁,失眠夢多。舌紅苔白膩,脈沉弦細數(shù)。Hb:6g/dl、RBC:3,0×10。/mm3,Bp;80/60mmHg。
辨證:肝膽郁熱,氣機阻滯。
治法:宣郁清熱,調(diào)暢氣機。
方藥: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大黃0.5克,川楝子6克,大腹皮10克,檳榔10克,竹茹6克,枳殼6克,半夏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紅花子10克,7劑。停服其他藥物,飲食清淡,每m.payment-defi.com/wszg/天早晚慢步行走1~2小時。
【二診】
自覺癥狀減輕,精神較好,力增,血紅蛋白已升到7克,仍夢多。上方去大黃、川楝子、大腹皮、檳榔,7劑
【三診】
血紅蛋白升到8克,余癥皆減。繼用前方加減。
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大黃0.5克,雷丸10克,使君子10克,竹茹6克,枳殼6克,生牡蠣20克,7劑。
經(jīng)上方加m.payment-defi.com/hushi/減繼服4周后,5月15日再次化驗;Hb130g/dl、RBC 4,4×10 9/mm3,Plt 150×10 9/mm3、BP 110/70mmhg。面色紅潤,飲食佳,余癥皆除而告愈。
【按】,貧血屬于“血虛”、“虛勞”范疇,傳統(tǒng)治療以滋補為原則。而老師治療本病,則強調(diào)在脈、舌、色、癥、化驗檢查等綜合分析的基礎(chǔ)上進行辨證施治,而不是看到貧血就認為是虛證。該患者頭目眩暈,面色眺白,周身乏力,心慌氣短,動則汗出,血紅蛋白低等均表現(xiàn)出虛損之象。而脈沉弦細數(shù),舌紅,心煩急躁,失眠夢多等癥,又為肝膽郁熱之象。當以何為主?老師說:虛實之辨,微細在脈。脈沉主里病,弦主肝郁,數(shù)為熱,細主陰傷。舌紅乃為熱郁可知,苔白膩乃為氣機不暢之征。觀其以前用藥,皆為滋補之劑,滋補則壅滯助熱,故療效不顯。因此老師用升降散調(diào)整氣機之升降}配川楝子、枳殼舒肝解郁,清肝經(jīng)之熱;中焦乃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大腹皮、檳榔、枳殼、焦三仙、水紅花子消食導滯,有助于脾胃之升降。老師著重于降胃氣,以利于脾氣上升。半夏、枳殼、竹茹清膽之熱而和胃安神。諸藥相合,服之病愈。另外飲食清淡和走路鍛煉,也有利于氣機升降和造血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