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多名官員連續(xù)落馬,國家藥監(jiān)局的這場“地震”令人震驚,再次為規(guī)范行政審批權敲響了警鐘。
據報道:“僅2004一年,國家藥監(jiān)局便受理了10009種新藥報批,而同期美國藥監(jiān)局僅受理了148種。有些‘新藥’常常只是更換了劑型、包裝或者添加了一點無用也無害的成分。但一旦被批準成為新藥,就有可能身價倍增!
據資料顯示,在2004年SFDA共受理了10009種新藥申請,而同期美國FDA僅受理了148種。與此相對應的另一組數字是:2003-2005年審批下來的化學藥自主 。
知識產權品牌僅有212個,其中真正的化學實體卻僅有17個,加上中藥22個,這個比例只有總藥品數量的0.39%。剩下99.61%的換湯不換藥的產品以“新藥”的身份、翻倍的價格上市,卻都通過了藥品注冊部門的審批。
“經不住錢權交易、官商勾結,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币晃粡氖滤幷ぷ鞫嗄甑娜耸空f:“現在如果真正按規(guī)定,醫(yī)藥企業(yè)很難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