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Zhū ér Shēn Yè
【別名】參葉、參葉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珠兒參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C.Y.Wu et K.M. Feng[P.pseudoginseng Wall.var. major (Burk.)Li; P.pseudoginseng Wall.var.elegantior(Burk.)Hoo et Tseng]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珠兒參,多年生草本,高約80cm.根莖串珠狀,故名珠子參,節(jié)間通常細(xì)長如繩;有時部分結(jié)節(jié)密生呈筆鞭狀,掌狀復(fù)葉3-5枚輪生莖頂;葉柄長約9cm;小葉通常5,兩側(cè)的較小,小葉柄長5-7cm,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xì)密鋸齒,[醫(yī)學(xué)全在線,搜集整,理]邊緣及兩面散生刺毛。傘形花序單一,有時其下生1至多個小傘形花序;花小,淡綠色;花萼先端有5尖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離。果為核果狀漿果,圓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雜木林中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寧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甘;性微寒
【歸經(jīng)】肺;胃;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生津潤喉。主熱傷津液;煩渴;骨蒸勞熱;風(fēng)火牙痛;咽喉干燥;聲音嘶啞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2g;或開水泡。
【摘錄】《中華本草》
執(zhí)業(yè)藥師導(dǎo)航 | ||||||
考試動態(tài) | 考試大綱 | 政策解析 | 報名時間 | 成績查詢 | 準(zhǔn)考證 | 藥師證書 |
綜合知識與技能 | 藥理學(xué) | 藥物分析 | 藥劑學(xué) | 藥物化學(xué) | 臨床藥物治療學(xué) | 臨床藥理學(xué) |
綜合知識與技能 | 中藥學(xué) | 中藥藥劑學(xué) | 中藥化學(xué) | 中藥炮制學(xué) | 中藥藥理學(xué) | 中藥鑒定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