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
治療總則:保存患牙。
1.部分脫位牙
(1)患牙局麻下復位,調抬,固定4周。
(2)定期復查 術后3、6、12個月進行復查,如牙髓壞死,則作根管治療。
2.嵌人性脫位牙
(1)患牙為年輕恒牙者,不必強行復位,繼續(xù)觀察,待其日后自行萌出。
(2)非年輕恒牙,局麻下復位,2周后再作根管治療,以免發(fā)生牙根吸收。
3.完全脫位牙 力爭在半小時內進行再植。
(1)成年牙完全脫位 如就診迅速或復位及時,術后3—4周再行根管治療。如脫位2小時后就診,則在體外完成根管治療術,并經根面和牙
槽窩刮治后,將患牙植入、固定。
(2)年輕恒牙完全脫位 如就診迅速或自行復位及時,不要輕易拔髓,一般療效良好。如就診不及時或拖延復位時間,則只能在體外完成根
管治療術,搔刮根面和牙槽窩后再行植入、固定,但預后欠佳。
(三)牙折
[概述]
牙折多因外力直接撞擊,或咀嚼時咬到硬物所致,臨床上多見于上頜前牙。牙折按其折斷部位分為冠折、根折、冠根折三種。醫(yī).學全.在.線m.payment-defi.com
[診斷要點] ,
1.冠折 外傷性前牙多見,分橫折、斜折;咀嚼性后牙多見,分斜折、縱折。其診斷比較容易,可見細微裂紋、釉質缺損或釉質及牙本質缺損,伴或不伴牙髓腔暴露。
2.根折 根折多為橫折,縱折少見。患牙可有不同程度的松動、叩痛,牙齦出血,根部黏膜觸痛等癥狀。有的根折早期五明顯癥狀,數日或數周后因水腫和咬合使根折斷端分離才逐漸出現癥狀。x線片檢查是診斷根折的重要依據。
3.冠根折 臨床較為少見,有則多為斜行冠根折;患牙髓腔往往暴露,斷片動度大,觸痛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