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是一種使病人本能地想通過搔抓達到緩解的感覺。
病因學
瘙癢只是一種癥狀而非疾病,可伴發(fā)于原發(fā)性皮膚病或全身性疾病。瘙癢嚴重,皮損明顯的皮膚病包括:疥瘡,虱病,昆蟲叮咬,蕁麻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扁平苔蘚,痱子和皰疹樣皮炎。皮膚干燥(特別是老年人)常會引起嚴重的全身瘙癢。
伴有明顯全身瘙癢而無皮膚損害的全身性疾病有梗阻性膽道疾病,尿毒癥(常伴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淋巴瘤,白血病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瘙癢癥也可以發(fā)生在妊娠后期。許多藥物(如巴比妥類和水楊酸鹽)可以引起瘙癢。未被證實伴有全身性瘙癢的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和許多類型的內臟癌。純精神因素引起的瘙癢不常見。
癥狀和體征
持久的搔抓可引起皮膚潮紅,線狀風團性丘疹,表皮剝脫性丘疹,皸裂和沿著搔抓線分布的結痂,這些繼發(fā)性損害可能會掩蓋原來的疾病。苔蘚化和色素沉著可以是長期搔抓和摩擦的結果。偶爾有的病人訴說有嚴重的全身性瘙癢,但很少發(fā)現有搔抓或摩擦的體征。醫(y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治療
首先要發(fā)現并去除引起全身性瘙癢的病因。如果沒有明顯的皮膚病,則必須探查潛在的全身性疾病或與藥物有關的原因。
如果可行,停用所有藥物或改用其他化學結構不相關的藥物。避免穿有刺激性的(如羊毛織物)或過緊的衣服。洗澡簡單化或減少洗澡次數同時用溫水洗澡,特別是在皮膚干燥的病人,否則會加劇全身瘙癢。潤膚劑(如白凡士林或其他油質產品)在洗澡后皮膚仍潮濕時(皮膚上過多的水分應吸干)涂用是很好的濕潤劑。避免使用合成的生物堿麻醉劑,但可以使用含0.125%~0.25%薄荷醇的洗劑或霜劑。皮膚照射中波紫外線和口服消膽胺對尿毒癥和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癥有治療效果,有時對一些還未確診的病人也有效。皮質類固醇激素外用很少能減輕沒有皮炎的全身性瘙癢癥。在皮膚干燥的老年病人,與潤滑劑聯(lián)合使用偶有效果。
如果瘙癢不是由于藥物引起,可口服羥嗪類藥(必要時10~50mg每4小時1次),對于較嚴重的病人,可以小量并逐漸增加劑量使用氯丙嗪或多慮平。如果抗組胺藥物有效的話,主要是其有鎮(zhèn)靜作用。近十年來,一些鎮(zhèn)靜作用較小的新型抗組胺藥逐漸問世,包括阿斯咪唑(astemizole),氯雷他啶(loratadin)和西替利嗪(cetirizine),這些新型抗組胺藥對瘙癢癥的治療效果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