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西當(dāng)嘎
|
漢語拼音 | SUANTENGGUO
|
拉丁名 | Embel1a ob1ongifolia Hemsl.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紫金?浦参锞厝~酸藤果的成熟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攀援灌木,高約3~10m。小枝多少有皮孔疣。葉柄長5~12mm;葉片矩圓形、矩圓狀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6~10cm,基部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中部以上通常有遠離的鋸齒或全緣,側(cè)脈多對,網(wǎng)脈清楚但不隆起?偁罨ㄐ蛞干,長1.5~3cm,有褐色微柔毛;花梗長2~3mm;苞片鉆狀,花5出,長2~3mm;萼片基部合生,有黑腺點,寬卵形,急尖或鈍,有睫毛,花冠裂片分裂,矩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頂端圓形或鈍,有黑腺點,雄花雄蕊著生于花冠裂片基部而與后者等長,花藥矩圓形成卵形,背間無腺點;雌花雄蕊縮小,子房梨形,柱頭略膨大或呈頭狀,果直徑7~9mm,有時有黑腺點。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谷林下。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秋冬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備用。
|
藥用部位 | 以成熟果實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呈球形或橢圓球形,直徑3~8mm,表面綠棕色或灰紫色,常有皺紋。頂端留有花柱殘基,下端常附長2~5mm的果梗及小的宿萼。果皮質(zhì)脆易剝離;種子常被棕色種皮,種仁質(zhì)堅硬,橫切面黃白色,角質(zhì)樣,外側(cè)并可見種皮鑲?cè)肱呷榈幕y。氣微,味淡,久嚼有辣麻感。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理化鑒別:取本品2粒,搗碎,置玻璃塞試管中,加4ml乙醚振搖。
(1)取橙色的醚提取液3滴,加25%鹽酸2滴,再加鋅少許,醚液應(yīng)褪色。
(2)取醚提取液2滴,加1%三氯化鐵試液2滴,用力振搖,醚層顯暗棕色。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溫、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殺蟲,提升胃溫,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用于蟲病、培根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5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驅(qū)蟲散:鐵棒錘100g,酸藤果550g,訶子200g,木香100g,藏菖蒲100g,麝香50g,以上六味藥除麝香另研細外,其余共研細粉,過篩,同麝香細粉混勻即得。功效驅(qū)蟲。用于頭蟲、牙蟲、體內(nèi)寄生蟲、蟯蟲、皮膚蟲等。對癘蟲、癘性腸絞痛有特效。用開水沖服。 方二:石榴子、蓽茇、胡椒、干姜、短尾鐵線蓮、小米辣、肉豆蔻、小豆蔻,草果、酸藤果、草玉梅、大托葉云實、光明鹽、紫硇砂、紅塊糖,共研,開水送服?稍錾富,治療培根病。 方三:七味酸藤果散:酸藤果、阿魏、紫鑛、大蒜、天仙子、肉豆蔻、廣棗等。共研細末。羌活煎汁送服,可治心蟲病。 方四,肉桂、干姜、蓽茇、胡椒、短尾鐵線蓮、小米辣、酸藤果、阿魏、紫硇砂、紅糖。共研為散,內(nèi)服。主治培根降于大小腸。 方五:白硇砂、紫硇砂、酸藤果、牛尾蒿炭等。共研細末,以紅糖為丸,內(nèi)服。用于蟲積痞塊。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載:酸藤果殺蟲,提升胃溫。果實淡紅色,搖時有響聲,狀如豆!缎螒B(tài)比喻》記載:酸藤果莖細長,葉灰色,小,粗糙;花藍紅色,小;果實如霜殺的豆粒,味酸甘。功效能治蟲病!队嬎闳赵轮啞酚涊d:酸藤果味辛、銳,殺蟲,治灰色浮腫,性銳能致瀉。 據(jù)查證,本品與《晶珠本草》記載相符。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同科植物白花酸藤果Embelia ribes Burm.f.及齒葉鐵仔Myrsine
semiserrata Wall.等也可作本品入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