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ang shen
|
維藥名 | 吾吉買
|
別名 | 土提 歐魯、土提 西仁《明凈詞典》。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浦参锷5陌咨搿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浦参锷 Morus alba 1.
落葉喬木,高達15m,植物體含乳汁。樹皮黃褐色,常有條狀裂隙;根皮黃棕色至紅棕色,纖維性強。葉互生,葉柄長1.5~4cm,被疏毛,托葉披針形,早落;葉片卵形,長5~10(~20)cm,寬4~8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近心形,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有時具不規(guī)則的圓齒,或不規(guī)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洽葉脈處有短疏毛;▎涡裕菩郛愔;花黃綠色,與葉時開放;雌雄花均排成穗狀的葇荑花序;雄花序長l~2.5cm,雌花序長0.5~1.5cm;雄花花被4,雄蕊4,中央具不育雌蕊;雌花花被4,無花柱,柱頭2裂,宿存,子房一室,具一胚珠。瘦果外被肉質(zhì)花被,密集成聚花果,初時綠色,成熟時白色或黑色;ㄆ4~5月,果期5~6月。
常栽培于村旁、地邊、田間或城市住家附近。產(chǎn)于我國新疆各地,全國各地亦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于夏季5~6月間果實近成熟時,白桑色發(fā)黃;黑桑色發(fā)紅時采摘,或樹下放上布搖下,揀拾后曬干;貯于陰涼干燥處,防蟲保管。
|
藥材鑒別 | 白桑果穗完整未擠壓者多呈圓柱狀,有的略彎曲,長l~2cm,直徑0.5~1cm,基部有的具殘留的果序桶,長約1cm。果穗由30~80個小瘦果集成的聚花果,表面呈黃棕色至棕紅褐色。小瘦果廣卵形,稍扁,長約2mm,外包肉質(zhì)花被片4枚,果實邊緣有棱線,果皮薄。商品藥材中果穗常由于擠壓而形狀不規(guī)定,瘦果被片呈皺縮略扁的多角形。種皮淡黃棕色,胚乳白色,油質(zhì)。質(zhì)柔軟,氣微,味甜酸。黑桑果序呈卵形或長圓形,鮮時初為紅色,隨著成熟后期而變?yōu)榧t紫色,具光澤,干后呈暗棕紫至紫黑色,肉較厚,味較前者酸。兩者在放大鏡下觀察可見被片被有白色蠟質(zhì)樣絹毛。
顯微鑒別(l)果實橫切面 宿存花被片4枚,包于果實外周,薄厚不均的帶狀,表皮細胞外壁角質(zhì)樣增厚,部分內(nèi)表皮細胞含淡灰褐色鐘乳體,有時可見表皮細胞的小突起狀毛;薄壁細胞呈類圓形或類橢圓形,多被擠壓皺縮,有的細胞界限模糊,含黃棕色塊狀物、淡黃色結晶狀物及草酸鈣簇晶。外果皮為1列類方形或長方形的薄壁細胞,細胞側壁呈波狀,外被角質(zhì)層;中果皮為數(shù)列多角形和頹廢細胞組成,最內(nèi)1列細胞較大,呈切向延長,內(nèi)含黃棕色物質(zhì),形成黃棕色環(huán)帶,在果脊處各分布一維管束;內(nèi)果皮緊貼于中果皮,由1~2網(wǎng)紋石細胞組成,長20~60μm,寬10~20μm,胞腔狹小或呈方形及長方形,細胞壁具眾多紋孔。種皮細胞棕黃至棕紅色,細胞呈切向延長,胚乳細胞多角形,含糊粉粒。子葉細胞與胚乳細胞類似,含糊粉粒較多。
(2)粉末特征 白桑椹呈黃棕色至紅褐色。顯微鏡下觀察主要特征是內(nèi)果皮網(wǎng)紋石細胞多成片存在,細胞呈方形、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壁有眾多明顯的紋孔;花被表皮細胞多角形、類圓形或類橢圓形,內(nèi)含小草酸鈣簇晶或方晶;薄壁細胞中可見有乳管;細胞毛有蠟狀毛和單細胞毛,胚乳細胞多角形,含眾多油滴;導管螺紋,直徑5~15μm;偶見有帶孔紋的木纖維。黑桑椹粉末呈紫紅色,細胞毛長。
理化鑒別 分別取白桑椹和黑桑植各0.5g,各加入乙醇5ml,振搖后浸漬lh,濾過,濾液前者為淡棕色,后者為棕紅色。取兩種濾液各0.5ml,各加入5%亞硝酸鈉、5%硝酸鋁各1滴,混勻后各加5%氫氧化鈉3~4滴,則白桑塔濾液不變,黑桑塔呈粉紅色。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白桑椹煎液有中度促進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的作用[1]。小鼠灌服桑椹水煎劑,可增加不同年齡組小鼠的T細胞[2],還能降低小鼠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3]。但對1年以上的老齡小鼠無明顯影響[3]。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一級濕熱。
1.《注醫(yī)典》:“濕熱!
2.《藥物之園》:“一級本熱、二級未濕。”
|
功效 | 生濕生熱,調(diào)節(jié)異常黑膽質(zhì),通阻濕腦,潤喉清音,消炎退腫,生濕肥體,養(yǎng)血生輝,止咳化痰,通利二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根據(jù)病情食用或內(nèi)服:適量?扇胩菨{、果醬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用量過多對有胃病者有害,矯正藥為孜然。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黑桑塔代。
|
附方 | |
制劑 | 謝日比提 土提西仁 糖漿 白桑椹、葡萄醋各適量。將白桑椹擠汁液,用火煎沸片刻,加熱葡萄醋攪拌即可。功能清熱退燒。主治發(fā)熱等。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根據(jù)病情服用。(《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705 藥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705 [2]錢瑞琴,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19(3):173 [3]陳林,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19(5):315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