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ue jie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楚斯仁-日哈格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棕櫚科植物龍血藤果實(shí)和藤莖中的樹脂。
|
動(dòng)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龍血藤 Daemonorops draco B L.
多年生常綠藤本,長達(dá)10~20m。莖被葉鞘并啟蒙遍生尖刺。羽狀復(fù)葉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時(shí)近對生;小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20~30cm,寬約3cm,無端銳尖,基部狹,脈3出平行;葉柄及葉軸具銳刺。肉穗花序,開淡黃色的冠狀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6,排成2輪;雄花雄蕊6,花藥長錐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狀,子房略呈卵狀,密被鱗片,花柱短,柱頭3深裂。果實(shí)核果狀,卵狀球形,徑2~3cm,赤褐色,具黃色鱗片,果實(shí)內(nèi)含深赤色的液狀樹脂,常由鱗片下滲出,干后如血塊樣。種子1枚。
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伊朗;我國廣東、臺灣亦有種植。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取果實(shí),置蒸籠內(nèi)蒸煮,使樹脂滲出;或取果實(shí)搗爛,置布袋內(nèi),榨取樹脂,然后煎熬成糖漿狀,冷卻凝固成塊狀。亦有將樹干砍破或用鉆鉆若干小孔,使樹脂自然滲出,凝固而成。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本品為類圓四方形或方磚形的塊狀物,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大小不等,直徑6~15cm,厚5~10cm,一般以直徑6~8cm、厚4~6cm者為多見。每塊重120~150g,有的可達(dá)800g。表面暗紅色或黑紅色,有光澤,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紅粉,底部圓平,頂端具凹凸的皺紋聚成一簇,呈肉包狀。質(zhì)硬而脆,破折面紅色,研粉呈磚紅色,用火點(diǎn)燃,冒煙嗆鼻。在水中不溶,在熱水中軟化。氣無,味初淡,后漸咸,嚼之砂樣。
歷史上習(xí)用品有手牌、皇冠牌血竭,在血竭的底部印貼有金色商標(biāo)。目前因貨源緊張,血竭商品質(zhì)量下降,牌號較雜。
原裝血竭質(zhì)量較優(yōu),目前進(jìn)口已不多見。為扁圓形、四方形或其他不定形狀,大小不等。表面鐵黑色。斷面有光澤,破碎面黑紅色,研成粉末血紅色。氣無,味淡。
以外面色黑如鐵、研粉紅如血、火燃嗆鼻者為佳。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少許,置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即熔化,但無擴(kuò)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以火燃燒則發(fā)生嗆鼻的煙氣。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醚50ml溫浸,濃縮至30m1,加入無水乙醇50m1,應(yīng)無白色沉淀。若為進(jìn)口血竭則在放置后橋出白色沉淀,如摻有達(dá)馬膠、橄欖料樹脂等,將會產(chǎn)生沉淀。
|
化學(xué)成分 | 麒麟竭果實(shí)表面鱗片所分泌的樹脂含血褐紅素(dracorubin),血竭素(dracorhodn)[1~3],去甲基血褐紅素(nordracorubin),去甲基血竭素(nordracorhodin),(2S)-5-甲氧基-6-甲基黃烷-7-醇[(2S)-5-methoxy-6-methyffiavan-7-o1],(2S)-5-甲氧基黃烷-7-醇[(2S)-5-methoxyfavan-7-o1],2,4-二羥基-5-甲基-6-甲氧基查耳酮(2,4-dhydroxy-5-methyl-6-me-thoxychalcone),2,4-二羥基-6-甲氧基查耳酮(2,4-dihydroxy-6-methoxychalcone)[2],血竭黃烷(dracoflavan)A,血竭二氧雜庚醚(dracooxeplne)[4]。另含海松酸(pimaric acid),異海松酸(isoplmaric acid),松香酸(abietlc acid),去氫松香酸(dehydroa-bietic acid),山達(dá)海松酸(sandaracoplmaric acid)[3]。
|
藥理作用 | 1.抗炎作用 給小鼠灌服血竭,可抑制二甲苯致耳郭炎癥,也能促進(jìn)家兔燙傷傷口部位的愈合[1]。 2.抑菌作用 血竭水煎劑在試管內(nèi)能抑制堇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許蘭毛癬菌等多種致病菌[1,2]。同時(shí)也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系氏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乙型鏈球菌、福氏痢疾桿菌等[1]。 3.抗血栓作用 靜注或皮下注射血竭可使家兔動(dòng)靜脈旁路循環(huán)血栓的濕重減輕[3,4],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4,5]。同時(shí)肌內(nèi)注射血竭,能明顯縮短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shí)間,增高溶解酶的活性單位,促進(jìn)纖溶活性[4]。 4.其他作用 血竭能增加cAMP的含量,降低cGMP的水平,這種作用與興奮β受體有關(guān)[4]。 |
性味 | 味甘、咸,性平。
|
功效 | 止血,療傷,生肌,消腫,止痛。
|
主治 | 主治經(jīng)血淋漓,外傷出血,鼻衄,骨折,跌打傷,內(nèi)傷瘀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xiàng)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Robertson A,et a1.J Chem Soc,1950,1882:3117
(2)Cardillo G,et a1.J Chem Soc,(C),1971:3967
(3)Piozzi H,et a1.Phytochemistry,1974,13:2231
(4)Arnone A,et a1.J Chem Soc,Perkin Trans1,1990,(10):2637
藥理
(1)林啟云.廣西中醫(yī)藥,1986,9(6):33
(2)曹仁烈,等.中華皮膚科雜志,1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